如果你在中關村、國貿這些寫字樓林立的地方工作,每到中午附近的超市一定是人滿為患,你等待的時間甚至比你接下來用餐的時間都要長,你會抱怨收銀員不專業辦事效率低下,同時告誡自己解決問題的方法是將用餐時間提前,然而或許每個人都沒有認真思考過出現這種情況的根本原因是什麼。
實際上這並不是工作人員效率低下,而是付現金找零的動作佔據了大量時間,此外在很多時候收款方對於你的大額鈔票非常反感,不過如果你在這些環節中抽掉了“現金”,那麼呈現出的景象就會完全不同,因此你一定希望生活在一個沒有現金的社會,這可以大大提升你的生活體驗和效率。
到底什麼是沒有現金的社會,或許倫敦交通局一位官員的表述能讓你有個較為清晰的認識,這位官員表示:乘客們在今后隻需動一下手腕或刷一下手機就可以乘車了,沒錯,在未來移動支付將會對傳統的付費產業運作產生顛覆性的改變,就正如iTunes在數字音樂媒體銷售上做出的貢獻一樣。
毫無疑問 現金支付降低了你的生活體驗(圖片來源:nipic)
對於移動支付,蘋果並不算走在前列的廠商,在2014年才推出了基於NFC的Apple Pay,而2010年谷歌就開始把NFC協議加入Android系統中,最關鍵的是Apple Pay除了是躺在iPhone裡的一款應用,並沒有什麼優勢可言。因此蘋果寄希望於用硬件魅力和簡化流程助力Apple Pay的推廣,盡管如此Apple Pay的未來依然不明朗,尤其在中國這個蘋果最大的市場。
首先蘋果手機的普及率相較安卓手機來說還是有著較大的差距,前者僅為18.1%,而后者則高達80.4%,客觀來說在智能手機越來越低價的今天,蘋果如果一直是這種高貴的姿態,那兩者的佔比幾乎不太會有太過明顯的轉變,俗話說量變引起質變,這就意味著蘋果必須先要完成硬件設備的量的積累,然而這個時間安卓用戶早已依靠微信支付和支付寶行走天下了,Apple Pay很難再有擠進來的機會了。
移動支付是未來顯然是不爭的事實(圖片來源:ebrun)
當然你可能會說,中國龐大的人口基數,18.1%也已經並不少了,的確如此,但如今所有iPhone用戶有多少對Apple Pay有興趣呢?在筆者來看人數寥寥,最關鍵的是就算你是個iPhone用戶,依然可以使用微信支付和支付寶,接下來隻需要打通手環和微信以及支付寶的聯動,那Apple Watch的優勢也將蕩然無存,畢竟消費者更願意為低價和習慣買單。
除此之外,國內廠商強大的克隆能力也是Apple Pay的一大障礙,有消息稱小米已經在測試類Apple Pay的業務,而像華為、魅族、聯想等國內大廠也正計劃推出類似的移動支付業務,毫無疑問國內廠商以及微信支付、支付寶背后的騰訊和阿裡顯然更懂得中國市場的玩法和規矩,它們對於政府的公關能力顯然是蘋果無法相比的。
對於Apple Pay來說 在國內市場突出重圍絕非易事(圖片來源:ifanr)
不過蘋果也並不是毫無機會可言,畢竟銀聯是Apple Pay中國支付的合作伙伴,其作為國內最大的POS機廠商所形成的端口壟斷是微信、支付寶等其第三方支付平台不具備的,不過如今蘋果和銀聯在POS機佣金分配比例上還存在分歧,這也是兩者合作遲遲沒有下文的一個深層次原因。
從世界范圍來看,蘋果可以依靠其強勢的姿態向銀行施壓從而大力推廣Apple Pay,甚至將一些競爭對手收入麾下也毫無問題,但到了中國市場就算你再有錢也沒有什麼卵用。
上一頁 |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