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缩观点
先是遭到发改委反垄断调查,后又被央视大肆渲染,对于芯片巨头高通来说,这次的调查显然影响很大。
专利战很多人都打过,真心用专利授权作为主要收入的恐怕只有高通一家。根据财报显示,高通来自专利授权的收入占到其总收入的32%。
在这个时间点高通被调查,确实反映了一些产业现状:国产手机厂商挣扎在利润线上,而国产芯片几乎成了扶不起的阿斗,不但在3G时代没站稳,到了4G时代几乎丧失了战斗力。
一边是殊死一搏的国产手机厂商,一边是赚的盆满钵满的高通。一个失衡的产业环境必然会引发一系列的连锁反应,而高通首当其冲成为了攻击对象。
这次,高通摊上事儿了。
先是遭到发改委反垄断调查,后又被央视大肆渲染,对于芯片巨头高通来说,中国已经是其最重要的市场之一,这次的调查显然影响很大。虽然高通方面表示不知道自己哪些行为违规,但是会配合此次调查。
这一次发改委是接到手机中国联盟的举报进行调查,举报的理由可以归纳为三条:第一是将芯片与专利费进行捆绑销售,不交专利费就拿不到“高通芯”。第二是5%的专利费被认为价格过高。第三是针对中国厂商收取的专利费高于苹果、三星以及诺基亚,构成歧视性定价。
这些做法确实让国产手机厂商足够难受,但是高通究竟什么地方做错了?调查会给它带来哪些影响?
专利费是黑心钱么?
先是遭到发改委反垄断调查,后又被央视大肆渲染,对于芯片巨头高通来说,这次的调查显然影响很大。
如果说以色列是上帝留给犹太人的那块流淌着奶和蜜的土地,那么对于高通这家犹太人创立的公司而言专利费就如同这块应许之地。
那些火热的专利战很多人都打过:苹果、三星、谷歌、微软等等,但是对他们来说专利有的是保护自己竞争优势的利器,有的就是用来打架的武器,当然还有一些是赚点儿外块。但是真心用专利授权作为主要收入的恐怕只有高通一家,再无分号(根据财报显示,高通来自专利授权的收入占到其总收入的32%)。
既然游戏规则是高通自己订下的,那么怎么玩儿也是由它说了算:怎么收?收多少?向谁收?这就引发了中国手机厂商们的不满,专利费这种商业模式可以说是中国商业世界里注定容不下的异类:抄袭、模仿、篡改、剽窃是中国企业早就烂熟于心的一套潜规则,而如今你不仅不许我做这一切甚至一旦涉及相关领域还得给你交钱,这就注定了高通与中国手机厂商从最初就是貌合神离的。其实,手机中国联盟早在2009年就向发改委举报了,只不过今天发改委才宣布要调查。
在很多人看来高通赚的专利费是便宜钱,实则不然,高通之所以能够把专利费牢牢的攥在手里,主要是专利费所搭售的高通芯片已经令大多数国产手机厂商欲罢不能—在SOC上先行一步的高通已经把芯片的“综合实力”发挥到了极致,例如在摄像头功能方面高通会与索尼做深度的合作:包括软硬件的优化适配、功耗方面的控制等,即便一些关键零部件并非产自高通但也能顺畅的“听命于”高通芯。这种例子还有很多,高通几乎在智能手机主要应用功能的方方面面进行了布局:游戏、视频、音效等等。
这么做其实并无可厚非,然而由于高通几乎垄断着智能手机芯片市场,这让不少零部件厂商将其它芯片厂商拒之门外。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