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人民网通信频道>>滚动新闻

打车竟能“不花钱”“免费午餐”存隐患【2】

新华网

2014年01月26日15:13    来源:新华网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打车竟能“不花钱” “免费午餐”存隐患

  济南汇源出租车公司经理杨诺告诉记者,打车软件盛行也对交通安全造成影响。乘坐出租车时,手机打车软件一直在用语音播放打车起点与终点等信息。为快速“抢单”,司机需要经常看手机屏幕、进行相关操作,还要打电话与约车乘客联系,根本无法集中精力开车,存在一定安全隐患。

  此外,打车软件还为“黑车”提供了生存土壤。记者有一次用嘀嘀打车预约第二天用车时,发来的短信中相关信息为正规出租车。而第二天记者乘车时,发现来车只是一辆普通的民用捷达轿车,并没有济南常见的出租车涂装,根本不是短信中提到的那辆。

  记者就此询问时,这名“黑车”司机说,正规出租车有事来不了,将“单子”转给了他。现在有了打车软件,他的生意好了许多,出租车干不了、不愿干的活都转给他,一天至少可以拉八九个。

  “免费午餐”须确保“质量安全”

  不少人士认为,要想吃好打车软件提供的“免费午餐”,还要从强化支付安全、驾驶安全、查处“黑车”入手,杜绝隐患确保安全。

  首先要确保手机支付安全。多位专家认为,微信、支付宝等相关企业应加强用户信息的保密工作,防止信息外泄被不法分子利用。政府有关部门也要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并加强监管,对于企业泄露用户信息并造成一定损失的,要加大处罚力度,确保用户信息和支付安全。

  另外,对妨碍安全驾驶行为也应加大处罚力度。山东豪才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刘国敏说,开车时操作手机软件、打电话等行为都会分散驾驶人的注意力,属于“妨碍安全驾驶行为”,一旦查实应按法规扣分、罚款处罚。

  针对“黑车”问题,不少人士认为,手机打车软件公司可以用经济激励等手段鼓励乘客进行举报,查实后要及时进行“封号”并向相关监管部门举报,相关部门应按照法律法规中对“黑车”的相关处罚规定进行处罚。

上一页
(责编:张蓓蓓(实习)、赵超)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