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人民网通信频道>>滚动新闻

小米崛起的文化战略:丰饶时代的选民觉醒

刘琪

2014年01月07日10:39    来源:飞象网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小米崛起的文化战略:丰饶时代的选民觉醒

文/刘琪的商业观察

2010年4月6日,中关村银谷大厦,雷军与其他七位创始人喝了一碗小米粥,开始“闹革命”。此后的3年,小米狂飙突进,一骑绝尘,迅速成长为年销售额近300亿的品牌。这种异类生长让很多传统品牌的经营者们大跌眼镜,“用互联网思维解读小米”也成为潮流,模仿小米的营销术更成为一种显学。

琪哥也曾迷恋于解读小米背后的互联网玩法,但很快发现大部分学习小米的传统企业“只谈术而不研道”,迷恋于手段,而不深究背后的思维逻辑与组织架构。

致命的问题在于,小米的品牌快崛起仅仅是靠营销或者互联网思维么?按照这一思维逻辑,如下碎片化疑问又该如何解答:

智能手机市场已是苹果与三星的两强争霸格局,苹果可以用粉丝经济或软硬一体化来简单阐释,勉强可以与小米放在同一语境下,但如何解读三星的强势?

小米的品牌宣言是“为发烧而生”,但大量购买用户并非发烧友群体,他们为何买小米的产品?

像华为这样的传统强势品牌也在经营粉丝群体“花粉”,其忠诚度与热情超乎大家想象,但华为的营销或粉丝经营远不及小米,又是什么让粉丝追随一个转型中的传统品牌?

小米的早期投资人、晨兴资本的刘芹最近的一场访谈,或可提供一些线索,他说:“晨兴资本的投资主题在过去十几年几乎没有变过,就是寻找中国消费方式变迁和互联网技术创新带来的变革的结合点。”

换句话说,在一个产品丰饶的时代,比拼功能与技术的翻新已不再是杀手锏,品牌需要将“用户”变为“选民”,找到这些群体,并将他们被压抑已久的参与感、平等感释放出来。小米的快崛起,可能不单纯在于互联网思维,而是抓住了消费与技术大迁移中选民觉醒的机遇。

下一页
(责编:张蓓蓓(实习)、赵超)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