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紋功能可帶給用戶更多的方便。
濕手測試:三機都現失靈
OK,測試了正常情況下的解鎖靈敏度之后,再來做點特殊測試——模擬手指出汗或沾水的情形。實際上,在廣州、北京這種天氣情況下,手指有汗或凝結的水汽,並不少見。記者手指沾水的情況下測試解鎖成功率,每款手機重復5次。
抱歉,這次即便是iPhone 6,觸控區也“打滑”了,無法准確識別,也就無法解鎖。同樣,另兩款手機的表現也無法超越,都表現不佳。這或許是指紋識別的共同弱點,在手指潮濕的情形下無法精准識別。記者擦干手指之后,表現又如前述的狀況。
有數據顯示,全球約有3%~5%的人群存在指紋識別問題。這就意味著,指紋識別並不是任何人、任何情形都能一觸即亮、百試百靈的功能。
應用場景Touch ID佔優
指紋識別功能當然不能只是給屏幕解鎖,還得有更多的應用場景。這一方面,蘋果和魅族都在指紋支付上做文章。不過,目前Touch ID不僅能用於App Store中購買應用,而且還將被整合到更多第三方App中,方便用戶進行登錄和快捷支付。隨著蘋果移動支付系統Apple Pay的日益成熟,Touch ID也將被用到更多的移動支付場景。
魅族mTouch指紋識別技術也會在未來打通移動支付系統mPay,並與國內最大的支付平台支付寶合作,實現快捷、安全的轉賬和移動支付。然而,相比iOS的封閉性,Android指紋識別未成為Android官方系統功能,碎片化令指紋移動支付更艱難。比如,魅族隻能採用逐一與應用方合作的方式推廣指紋識別的應用場景。
同樣作為Android系統手機一員的N3,目前還沒有更進一步的移動支付消息。但這一趨勢不可避免,遭遇的難題也與魅族一樣。但是,起碼在支付體驗上,國產手機產生具有“本土作戰”優勢,與支付寶與微信支付合作的便利,完全能夠后發先至,搶先蘋果公司在國內實現指紋支付。
上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