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标准是大国必争之地,2000年5月,TD-SCDMA经历艰难曲折,终于获得通过成为国标标准,著名通信专家项立刚说:“中国能在第三代移动通信中提出自己的标准,并且能获得通过成为国际标准,这是中国政治、经济、技术实力提升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历史的机缘。”
当时,我国的企业技术积累、研发能力、经济实力都不够,没有太多能力进行技术研发,而国外企业普遍采用抵制的态度,这个担子落到TD-SCDMA标准最初推动者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也就是大唐集团的肩上,研究部门起家的大唐虽有一定的技术研发能力,但经济实力不够,产业化能力不强,要形成产业化,TD-SCDMA产业化之路异常艰难。
最终,TD-SCDMA能够产业化,并且实现了网络部署,得益于TD-SCDMA产业联盟的巨大协同作用,也得益于华为、中兴、大唐、普天等企业技术研发能力、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和坚持在该领域的投入,而中国移动这家最有实力的电信运营商担纲运营,更为TD-SCDMA发展提供了必要的保障。
TD-SCDMA的商业部署为中国通信业带来格局式的改变并迎来新的战略机遇。
2G时代,中国在系统设备上最高争夺到的市场份额不过是20%,经过TD-SCDMA的市场转换,中国企业实力大大提升,不但在TD-SCDMA占主导,也带动了在WCDMA和cdma2000的市场份额的增长。目前TD-SCDMA中国企业份额达到90%以上,WCDMA约55%,cdma2000约65%。
据项立刚介绍,2007年前,全世界的设备制造商都对TD-SCDMA采取抵制或应付的态度,第一次中国移动TD-SCDMA招标时,无论是技术标还是商务标,国外企业全面落后,最后市场份额掉到5%,中国企业居于主导地位,完全改写了通信设备供应商的格局。这个格局,在4G时代,将因TD-SCDMA向TD-LTE平滑升级的特点,使中国移动网络建设的设备主导主角仍然是中国企业,中国设备商一举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设备商集团。
不仅如此,TD-SCDMA更逼出了中国的芯片产业。芯片产业是中国第一大进口产品,却在很长时间里“无所作为”,国外厂商的不积极或观望,为我们的芯片企业提供了时间和空档,使展讯、联芯、海思等企业在基本无竞争的情况下,完成了研发,和市场商用。如今已有超过2亿片TD-SCDMA芯片被生产出来,这其中70%由中国企业研发,并为4G芯片研发奠定了基础。据项立刚介绍,近年,这些芯片公司都保持了40%左右的增长,海思甚至达到76%的增长。芯片产业的崛起,无论怎么形容它的价值都不为过。
与此同时,TD-SCDMA带动了测试仪表产业的发展。在2G的时代,中国的仪器仪表产业基本是零,经过几年困难的发展,TD-SCDMA的测试仪表中中国企业产品达到90%。
中国设备制造业成为全球最强大的企业集团,中国的手机芯片业从无到有,产值过百亿,TD-SCDMA为我国通信产业带来巨大的改变,为我国制造业带来全局性的影响和提升,这是百亿、千亿投入未必能带来的效果,它的具有巨大战略意义还将向后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