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北京邮电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宋俊德 (中新网 田博川摄)
本月初,中国移动率先下调4G资费,流量单价最高降幅达50%。此举被视为是电信资费市场化后的,运营商“价格战”的首场战役。尽管对于降价的原因,中移动给出的解释是“让更多草根用户享受到4G网络”。不过,今日北京邮电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宋俊德做客中新网视频访谈时给出了另一种解读:意在把流失的高端用户从中国联通、中国电信那里“抢过来”。
宋俊德表示,在3G发展初期,中移动承担的TDSCDMA,只是本土产品,以我们国家制定的标准为主,速率比较低,开始设备还不太稳定,所以无法跟上国际潮流。而中国联通、中国电信的3G网络不但质量高,还推出了不少优惠措施,致使不少移动的高端客户转移过去,这对运营商而言是很大的。他分析道高端用户是运营商最在意的,“普通用户一月几十块钱运营商赚不了多少,高端用户几百上千的话费就大不同了。”
正因如此,中国移动在4G网络砸了不少钱。宋俊德表示,4G网络发展初期,TD网络速度虽然快了,但运营商最在意的高端用户也跑了,而碍于运营商的利益,我国还无法实现携号转网,所以中移动不得已只能通过降价来吸引用户的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