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概念股的普跌,成了最近的熱門話題,大批的中概股被做空,股價可以用飛流直下三千尺來形容,蔚為壯觀。不過,微天下之前也觀察到,“瀑布”之中也有逆流頑強抗跌的“魚群”,而“魚群”當中,赫然有著中概股巨無霸百度。在尋找逆風飛揚原因的過程中,我們發現,百度在移動端的布局和高達30%的營收比例,是支撐百度股價穩健的重要原因。
今天,CNNIC半年報告出爐,似乎也印証了這個觀點。報告顯示,百度的手機綜合搜索引擎品牌滲透率達到95.8%,超過了第二名騰訊搜搜/搜狗(36.8%)、第三名谷歌搜索(33.1%)的總和,佔據了絕對的優勢。而在百度的強項PC搜索方面,綜合搜索引擎品牌常用率百度以88.7%的比例佔據第一,使用過百度搜索的用戶中,有91.8%都將百度作為常用搜索引擎,體現出了強大的轉化效率和用戶粘性。對比之下,360搜索、谷歌搜索、搜狗搜索、騰訊搜搜的常用率分別為4.7%、2.2%、1.2%和2.2%。這種滲透率和常用率的優勢,微天下認為並不只是單純搜素引擎所決定的,而是百度構建的由搜索、百度地圖、百度輕應用等貫通線上線下資源的生態系統所決定的。
百度為何能在保持PC搜索領先優勢的同時,在移動搜索領域也能佔據先手?在分析之前,我們首先看看用戶在移動搜索與PC搜索有何不同。PC時代,用戶的搜索基本以搜資料、搜軟件、搜電影、搜音樂等信息搜索為主。而到了移動搜索,用戶在手機端的搜索更多是以生活行為作為目的的搜索,比如是要找個館子吃飯、看看怎麼方便到達目的地等。
百度地圖是百度移動布局的一把利器。在CNNIC的報告中,手機端地圖搜索品牌常用率百度達到了66.3%,遠遠拋離第二位的高德地圖15.6%。基於地圖的服務在移動搜索中的作用越來越明顯,這是移動搜索的需求特點決定的——用戶的吃喝玩樂,都離不開基於LBS的O2O服務。所以阿裡收購高德、騰訊努力發展自有地圖、小米收購凱立德,都顯示出地圖是移動布局中繞不開的檻。可以說,誰在地圖上贏得了用戶,誰就贏得了移動互聯市場的先機。
百度直達號的出現,把百度的移動O2O的布局清晰展現。直達號很明顯是百度經過了大數據分析的結果,可以很有針對性地手機用戶的日常搜索需求。直達號能干什麼?用戶在手機裡的每一次信息搜索,都只是需求的起點,比如搜索關鍵字“海底撈”,顯然用戶不僅是需要知道海底撈的介紹、地址、電話,接下來還要訂位、上門、吃飯。而百度直達號則可以在用戶搜索海底撈之后,直達商戶的服務頁面,為用戶提供一站式的服務。不妨想象一下,一個用戶想吃飯了,用手機百度搜索海底撈,直接在頁面上訂餐,然后通過百度地圖導航到店面,吃完飯再用百度錢包付款……一個完整的O2O閉環完成了,是不是很有想象空間?
用戶在線上和線下的需求,需要在一個生態下完成閉環。這個道理BAT三巨頭都明白,也都在朝著這個方向在努力推進,誰先構筑完善O2O閉環,並贏得用戶的青睞,誰就能在移動互聯的激烈競爭中拔得頭籌。很顯然,移動佔營收比例達30%的百度,在這場賽跑中已經領先了一個身位。能否繼續擴大優勢,則還得看百度在移動搜索、LBS等方面的整合和創新力度。如果百度在O2O領域的腳步能越來越快,再加上視頻和APP分發業務的推波助瀾,相信移動領域在營收的佔比還會進一步提高,這或許會成為百度股價未來再創新高的重要業績支撐點,也是流量變現的一條捷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