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人民網通信頻道>>滾動新聞

智能手表市場熱情減退 續航能力成穿戴“命門”

2014年10月16日10:22    來源:通信信息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智能手表市場熱情減退 續航能力成穿戴“命門”

  在智能手機市場日趨飽和的情況下,可穿戴設備成為IT企業開疆辟土的另一領域,尤其是智能手表,更是掀起業界的投資熱潮。不過,產品自身存在諸多缺陷導致用戶體驗不佳的問題也引起業界注意。日前,HTC就宣布,原定今年推出的智能手表“爽約”,推遲至明年。

  智能手表市場已經從之前企業的蜂擁而至,逐漸變為如今的眾IT企業持謹慎的態度,這間接反映出智能手表遭遇發展瓶頸,尤其是產品續航等問題。廠商亟需在智能手表的續航能力以及其他功能方面下功夫,增加用戶粘性,避免智能手表成為短暫的“時尚產品”。

  智能手表市場成一塊難啃的骨頭

  隨著移動互聯網的快速發展,穿戴計算時代也離我們越來越近了。而智能手表作為第一輪“上身”的產品,成為眾多互聯網、IT企業爭食的“香饃饃”。據業內人士不完全估計,僅在深圳,至少有50家公司在做智能手表,再加上其他城市的企業,這個行業的國內企業總數超過200家。近日,英特爾公司正式發布了旗下首款智能手表Basis Peak。

  在眾多企業擁蜂而入的同時,智能手表也因產品價值定位不清晰、存在缺陷的設計、功能不完善等原因也被業界質疑正處於迷茫的黑暗前夜。日前,HTC宣布,原計劃今年推出的智能手表將不會在短時間內與消費者見面,也許要等到明年才會登場。HTC美國公司總裁Jason MacKenzie表示,HTC智能手表的跳票是並不是因為市場中的激烈競爭,而是公司對產品的精益求精。而在去年,HTC CEO周永明也曾表示,除非這款智能手表能夠滿足消費者真正的需求,他們才願意生產,如果它仍舊只是一款花哨或概念性的產品,公司則不會生產。

  台灣企業華碩欲打算推出智能手表ZenWatch,據騰訊數碼報道,華碩智能手表首批上市的產品數量極為有限,僅300塊左右,並且僅在其本土中國台灣地區發售。針對華碩究竟為何推出限量版的ZenWatch,有消息稱其限量供應是因為產能問題,表盤曲面的設計很有可能會造成生產線出現問題。華碩對此未發表意見。

  行業缺少殺手級產品

  不可否認,智能手表市場潛力無限,但目前市場叫好不叫座。博思咨詢CEO龔斌形容當前的智能手表市場是“萬事不俱備,東風卻吹起來。”他指出,現在這一領域資本市場和硬件廠商很熱情,但市場的最重要一環——消費者卻很冷淡,究其原因,是行業內未出現殺手級的產品。

  其一,功耗和電池續航問題,這也是被消費者最為詬病的問題。據了解,採用Sharp黑白屏的Pebble手表也隻能做到續航一周時間,大部分搭載彩屏的智能手表隻能維持1-2天的續航時間。在9月中旬,受消費者關注的蘋果智能手表發布,但續航能力同樣受到質疑。據了解,Apple Watch支持無線充電技術,需要一天一充,不過離明年初上市還有幾個月,有消息稱蘋果方面還在努力改進中。作為目前智能手表領先產品之一的Gear S,雖然三星官方宣稱可續航2天,但實際的操作可能沒有這麼理想。可見,電池續航能力不盡如人意已經成為智能手表的通病。

  其二,價格壁壘。蘋果在發布Apple Watch時透露,該產品起價為349美元,而美國iPhone 6兩年合約機的價格是199美元起。二者性價比一目了然,如何說服消費者購買Apple Watch,也是蘋果智能手表目前遇到的一大主要問題。根據美國投資銀行Piper Jaffray的最新調查顯示,隻有7%表示自己已經擁有智能手表,有意花350美元購買Apple Watch也隻有16%。

  此外,與手機的兼容性問題、人機交互的不順暢、生態圈不健全,應用缺少等也都制約著智能手表的發展。

  亟待擺脫叫好不叫座困境

  據市場研究公司Canalys最新發布的預測數據顯示,2014年全球智能手表出貨量將達500萬隻,這一數據是2013年出貨量的10倍,更是達到2012年出貨量的15倍。另據Gartner 分析師預測,全球智能手表市場蓄勢待發,到 2016 年將佔到手表市場消費者份額的 40%。盡管市場機構十分看好智能手表的前景,但仍有業內人士指出,智能手表續航能力及其他功能有限,很難取代目前如日中天的智能手機。

  據了解,目前大多數的智能手表使用了130miliamp電池,這種電池的續航能力有限,用戶需要頻繁地對智能手表進行充電。但如果採用更大容量的電池,就會給智能手表的整體設計以及佩戴便攜性帶來麻煩。這個矛盾使得許多消費者放棄了智能手表產品。因此,智能手表續航能力是廠商亟需解決的問題。業內人士指出,柔性電池或可解決智能手表續航問題。日前加州一家研發柔性充電電池的初創公司Imprint Energy已經在測試一種超級薄的柔性鋅電池。這或許能給智能手表帶來福音。

  而對於功能匱乏的問題,目前,智能手表主要發力健康領域,運動傳感器、環境傳感器、心率檢測器、NFC及語音識別等都已經在不同智能手表設備中出現。但專業級的醫療功能還是空白。專家建議,廠商可以研發專業級醫療芯片並實現在智能手表的應用。而與此同時,在應用層面,廠商需要多研發殺手級應用,完善智能手表生態圈,增加用戶粘性。

(責編:張歌、趙超)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