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記得什麼時候,似乎大部分的安卓手機都設計成:正面一款大屏幕面板、下面三四個虛擬按鍵的樣子。有人笑稱:如果蓋住LOGO,90%的安卓手機都像孿生兄弟。在安卓手機同質化嚴重的今天,各個安卓手機廠商都盡力在產品工業設計上加入更多自己的特色,提高自己產品辨識度來打動消費者。
說到手機工業設計,就不得不提手機外殼的材質。手機外殼的材質選擇,無論對手機本身的外觀、手感,還是在制造過程中的工藝,都有著很大的影響。目前市面上常見到的手機機身材質主要分為:塑料、金屬、玻璃三大類。今年剛發布的安卓陣營的三大旗艦:三星Galaxy S5、HTC One M8與SONY Z2,三款旗艦機分別用了當下最主流的三種材質。HTC One M8繼續加強機身金屬比例、三星S5依舊萬年塑料,手機材質在一次引起了大家的關注。那麼對於我們普通用戶來說,三種材料有什麼區別,塑料是不是比金屬廉價?我們今天就聊一聊手機材質的事。
塑料材質篇
優點:工藝成熟
缺點:外觀不夠“高大上”、機身質感不強
代表機型:三星S5、諾基亞1520
相關鏈接:機皇大跳水 三星S5靠譜歐版僅3430元
▲三星的塑料背殼
塑料是手機上最常見的材質。三星絕大部分手機、諾基亞LUMIA系列,一加手機等都採用塑料作為手機材質。如今,很多人提到塑料材質,覺得塑料廉價、質感不強,沒有金屬、玻璃的外觀“高大上”。但塑料作為擁有最長歷史的材料,毫無疑問,制造工藝已經比較成熟。
制造工藝的成熟,為我們帶來的是更加低廉的成本、更強的可塑性、以及更強的信號接收能力。不要小看這最基礎的功能,小編之前用 iPhone5,由於iPhone採用金屬外殼,需要把天線的一部分放在機身的外部,手機才能夠接受到正常強度的信號。如果這時給手機殼套一個保護殼,就會遮蔽住一些信號。有時連接信號不太強的wifi時,隻能拿掉手機保護殼。這時恐怕也沒心思去關注手機到底是金屬還是塑料了。
▲小編“裸奔”一個月后的One
用塑料的另一大好處就是耐用。相信大家對nexus4的玻璃背殼並不陌生。多麼漂亮的背殼,但你可千萬別碰著摔著,高貴的玻璃背殼可不比大塑料,一不小心讓你的愛機背后變成“伊拉克成色”,那就該欲哭無淚了。而且更郁悶的是壞了以后很難更換。而金屬材質的機身,在沒有保護套的時候,非常容易出現劃痕、掉漆等問題。小編的HTC One則是在“裸奔”一個月后,背后徹底成了“月球表面”。
相比於金屬,塑料外殼的質感以及觸感確實low了一些。盡管大三星把Note3、S5的塑料后蓋做的不像塑料,但這事騙得了眼睛騙不了手。與M8、Z2這樣的真材實料相比,三星的旗艦也隻有到角落裡畫圈圈去了。觸感方面,盡管很多人夸贊iPhone5C、LUMIA1520的聚碳酸酯塑料手感很好,但與M8這樣全金屬機身相比,金屬確實手感更加細膩。但金屬機身還有一個不可避免問題,握在手裡久了會覺得有點滑,總有點沒法完全掌控的感覺,擔心一不小心脫手。
最后說到成本,很多人覺得塑料無論從材料本身、產品逼格都看起來太廉價。其實這裡有個誤區,拋開我們主觀的偏見,單就硬件本身的價格,其實差不多,更多的只是人們心中的感覺。對於廠商來說,金屬與塑料,最大的成本在於制作工藝以及產品的良品率方面。這部分我們會在金屬篇提到。至於三星為什麼用塑料還賣那麼貴,那是產品的銷售策略問題,與材質沒有多大關系。總之一句話:能夠量產的產品造價都不會太貴,回歸產品,塑料與金屬之間的價格差距其實並沒有大家想的那麼大。
金屬篇:
優點:質感及觸感更好
缺點:信號接受能力差、表面容易留下使用痕跡、良品率低導致成本較高
代表機型:iPhone5S、HTC One系列
相關鏈接:iOS機皇 iPhone5S日版僅3099元
▲HTC M8背面金屬達到90%
金屬是目前最火熱的材質,也是目前最難駕馭的材質。大家偏愛金屬作為手機材質,是因為金屬無論在質感及觸感上,都有著塑料比不上的“高大上”氣質。之前說到,金屬與塑料,最大的成本在於制作工藝復雜且成品的良品率較低。無論是iPhone5、還是HTC One M7,都因為採用金屬材質出現過各種問題。
▲iPhone5我們IT168的掉漆測試
iPhone5的背殼採用陽極氧化鋁工藝,在黑色iPhone5的后蓋用電鍍工藝噴了一層很薄的漆,因此在使用過程中很容易造成顏色脫落,這個問題在iPhone5S時才得以解決, 以白色為背殼基礎色,在后殼的金屬中摻入一些有色金屬,成品的金色、灰色都是金屬的本色,不會再掉漆。但盡管牛X如蘋果一般,在iPhone5S上也終於沒有再見到黑色,而是改成了深空灰。
▲HTC M8成型過程
而HTC One發布后卻遲遲沒有發售,有行內人士曝光:HTC One的一體化外殼良品率隻有40%。而且國行版的背部以及機身側面出現明顯縫隙,干脆就連基本的嚴絲合縫都做不到。不過在HTC One M8也已經完全改進:HTC直接用了一整塊金屬做背殼,整個機身使用了90%以上的金屬材質。這期間大致分為以下幾步:CNC切割加工、注塑、拋光打磨和陽極氧化。從一塊航空鋁合金材料到CNC切割加工再到注塑到基本成型就將花費50分鐘時間,這還不包括拋光打磨和電鍍的時間。由此可見,金屬作為手機材質,確實成本高且工藝復雜。物以稀為貴,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大家對金屬材質機身更加偏愛。
▲M8信號設計
最后說到信號問題,對於金屬材質的手機,天線幾乎一定要採用外置設計,在機身上開口,加強信號溢出與接收。這樣的情況在不帶手機保護殼的時候沒有區別,但當手機帶上了保護殼,保護殼遮擋住外置天線時,會使手機無線信號接收能力大大減弱。一旦外界信號強度不夠或者不穩定時,手機很容易失去信號。而不帶保護殼時,由於陽極氧化處理,金屬材質表面更容易造成並顯現劃痕處理。這時就需要用戶自行判斷,美觀還是實用?要選擇哪一個。
玻璃篇:
優點:外觀精致、工藝簡單
缺點:易碎、指紋收集器
代表機型:SONY Z2、nexus 4
相關鏈接:趨於完美 索尼機皇Z2售4600元
▲SONY Z2延用了玻璃材質
相比塑料和金屬材質,玻璃算是比較折中的一種材質。玻璃沒有金屬那麼難以調教,看起來也比塑料要精致許多。小編還記得初見iPhone4正反兩面玻璃+鋁合金中框的設計,真的震撼於玻璃背殼的精致、美觀。現如今iPhone已經在鋁合金這條路上越走越成熟,而玻璃材質則背工業設計同樣非常出色的SONY繼承。在今年SONY推出的旗艦機Z2上,依舊延續其“Omnibalance”設計風格,前后採用雙面玻璃。採用玻璃材質的機身沒有金屬那麼有張力、也不同於塑料看起來那麼平淡,給人晶瑩剔透的感覺。而玻璃材質的觸感也有著自己的特點,雖然沒有金屬那麼細膩,但也不會覺得很滑,難以掌握。
在制造工藝方面,玻璃材質比金屬要更容易處理,在上色、成型方面技術都比較成熟,成本不會很高。而且玻璃本身也沒有也不會對無線電信號產生明顯影響,可以使用內置天線。
▲nexus 4漂亮的背殼非常易碎
玻璃的缺點在於非常的脆弱,最出名的就是nexus4。Nexus4的玻璃背殼設計的確優雅、美觀,但一碰就碎卻成了其致命傷。而且玻璃本身很容易留下使用痕跡,成為“指紋收集器”。大家在使用的時候還要注意勤洗手哦。
總結:其實材料本身並沒有高低貴賤之分,更多的是人為對某種材料附加上主觀的想法。塑料雖然普通,但卻更實用,使用范圍更廣泛。玻璃雖然漂亮,成本也不高,但卻易碎。每種材料都有自己的特點,消費者沒有必要去為了偏愛XX材料而貶低XX材料。還是那句話:買東西,沒有最好的,隻有最合適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