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人民網通信頻道>>滾動新聞

從WiMAX失敗看通信標准的博奕?

項立剛

2014年04月21日09:02    來源:飛象網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項立剛:從WiMAX失敗看通信標准的博奕?

  2014年3月,隨著中國聯通開啟商用4GTD-LTE大幕,全球最大的移動通信市場——中國——全網正式進入4G模式。隨著中國的加入,全球已有超過120個國家和地區發放了TDD頻譜牌照。

  在全球TD-SCDMA/TD-LTE蓬勃發展的時候,你可還記得當年與之同台競爭的WiMAX?你可還記得2007年前后,在全球火熱且被闞凱力教授等專家熱捧的WiMAX?好在互聯網記錄了人們特別是專家留下的相關言論,讓我們很方便地回首當年。

  1、WiMAX昔日明星、今日黃花?

  可能絕大多數消費者隻知道3G、4G,隻關心手機如何上網,並不了解什麼是WiMAX。WiMAX(WorldwideInteroperabilityfor Microwave Access),即全球微波互聯接入,通俗講就是WIFI版的無線廣域網接入技術(WIFI為無線局域網接入技術)。

  2007年前后,正是WiMAX的光環最閃耀的時刻,其在全球火熱,且被許多國內專家熱捧。被稱之為“3G標准中的第四股力量”的移動WiMAX曾被認為將帶動整個產業鏈的變革,包括北京郵電大學闞凱力教授在內的多位業內專家在2007年前后,曾公開表示:“與以前的3個3G標准相比較,WiMAX的帶寬至少高兩個數量級,而WiMAX的成本至少比其他3G標准低兩個數量級。並沒看出TD較之WiMAX有任何的優勢,沒有運營商願意選擇TD標准,為什麼不用更好的更先進的技術(WiMAX)呢?”那麼現如今,WiMAX何去何從?如此降本增效、高效便捷的尤物,為何卻為今天的廣大消費者所不知?

  2、TD與WiMAX高下已分:市場是決定性力量

  雖然TD-SCDMA和WiMAX,同為第三代移動通信(3G)國際標准,但其標准化歷程和技術基礎有著很大的區別。首先,TD-SCDMA是由我國提出,被ITU(國際電信聯盟)認定的3G國際標准,技術基礎來自於通信行業傳統的蜂窩系統﹔WiMAX是在IEEE(電氣和電子工程師協會)進行標准化的3G標准,2006年受到美國政府和計算機巨頭Intel大力的推動,其技術基礎源自802系列,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無線廣(城)域網。在技術指標上,雖然WiMAX在帶寬和峰值速率兩個方面都優於TD-SCDMA,但是它服務質量差、組網性能低、產業基礎薄弱,並且和傳統的蜂窩網絡無法完全兼容,這些先天的致命缺陷使WiMAX注定不能成為通信行業的主流3G標准,面臨著逐步被各大設備廠商、運營商拋棄的危險。

  另一方面,LTE(長期演進技術)是被ITU接納的第四代移動通信(4G)國際標准,作為TD-SCDMA演進的TD-LTE就是LTE的兩種制式之一。TD-LTE繼承了TD-SCDMA獨特的幀結構設計,網絡和業務也都完全兼容,也就是說用戶不換號就能完成從TD-SCDMA到TD-LTE的升級。在峰值速率和網絡帶寬等關鍵技術指標上,TD-LTE更是比TD-SCDMA有了長足的進步。而WiMAX則缺乏獨立的演進路線,在市場這隻無形的手的調節下難以為繼。

  3、TD從TD-SCDMA在中國市場的“三分天下有其一”到TD-LTE在全球市場的“三分天下有其一”

  2014年1月,在我國3G發牌五周年之際,TD-SCDMA用戶突破兩億大關。記得剛搞出TD-SCDMA的3G標准的時候,好多人都不看好,抱著“崇洋媚外”的心態,不相信國產標准也能像外國標准一樣好用。2011年底,TD-SCDMA用戶突破5100萬,實現“三分天下有其一”的預定目標,用戶數量開始快速增長。2013年TD-SCDMA新增用戶達到1.04億,超過WCDMA和CDMA用戶數量總和,佔我國3G用戶總量的46%,遠超“三分天下有其一”的目標。

下一頁
(責編:趙超、楊波)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