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另外一篇博文中首先自問自答到,Android是Linux系統嗎?正確回答是:Android是Linux操作系統,但是,不是GNU/Linux。Android操作系統有一個Linux內核,而其用戶平台卻不是GNU軟件包,而是Dalvik軟件包(所謂“Java虛擬機”),因而Android操作系統應該寫作“Dalvik/Linux”。實際上,谷歌公司控制的就是Dalvik版本的升級授權,谷歌對系統Linux內核改動不算大。
再回到問題本身,國產COS系統採用了合作伙伴開發的“Java虛擬機”,這就是COS系統的用戶平台,相當於谷歌的Dalvik虛擬機,由此可見,所謂國產COS操作系統實際上是類Android的一個系統,絕對不是“自主研發”的操作系統,因為COS操作系統最核心部分(即其用戶平台)是上海聯彤合作伙伴的,至於這個親密伙伴是誰?有的人應該清楚。
另外,針對中科院軟件所所長李明樹和該所總體部主任武延軍自主知識產權的言論,袁萌引入了一個很基本的問題進行探究:“Linux內核的開發總成本(TCO)是多少?”,根據《Linux基金會》公布的一項研究報告來看,Linux內核的開發成本大約需要14億美元(約合70億人民幣),對於一般的Linux發行版(即能實際運行的操作系統)而言,其開發成本大約需要100億美元,這還只是2008年行情。所以,幾乎不用什麼成本,就能做出所謂的COS系統是中國自主知識產權的說法,是令人笑掉大牙的。
最后,袁萌還指出,由於世界知名法律專家Eben Moglen發起了《Software Freedon Law Center》專門對付違反GPL的行為,因此,冠名“中國”自主研發的操作系統肯定會給國家的誠信形象帶來危害,其前途或許與“綠壩”軟件相同。
上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