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人民網通信頻道>>滾動新聞

App Store評價機制:評分窗口騷擾用戶的始作俑者

lawrencew

2014年01月22日10:33    來源:PingWest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App Store評價機制:評分窗口騷擾用戶的始作俑者

  原標題:評分窗口騷擾用戶?蘋果才是始作俑者

  我想我不是唯一一個因應用彈出的評分提醒厭煩不已的用戶。

  其實有些應用在這方面做得不錯,會提供“不再提醒”選項,但更多的應用在用戶拒絕,仍然會找機會跳出來騷擾你一番。著名的評論蘋果產品的博主 John Gruber 曾表示要發起一個運動:凡在應用內收到 Rate This App 推送的讀者,通通給該應用留一星評價。當然,我覺得這種做法有些過激,畢竟在App Store的長尾效應和激烈競爭下,開發者體面的請求用戶評分並不是什麼原則上的錯事。所以我們也許應該換個角度來思考——蘋果商店如何在評論機制上進行變革?

  應用測試和優化平台Appurify在2013年發布過一份研究報告,Appurify團隊發現,iTunes的App Store排名前一千位的應用中,超過50%至少有4.5顆星,75%的評分為至少4顆星。而如果一個應用要進入排行榜的前1000,那麼擁有4星的評價實際上是一個基本的要求。實際上,這一現象和蘋果對App Store排名算法的調整有關——此前,App Store主要根據應用的下載量和打開率來對應用進行排名,但由於刷榜問題嚴重,所以蘋果在調整算法時,增加了評分和評價在排名計算中的權限,如今,僅僅是整體提升半顆星的評分,就有助於大幅提升應用的排名。

  從蘋果的角度來看,這樣的設計有兩個層面的好處:首先,相較於下載量和打開率,刷榜著刷評分和評價的成本較高,能夠遏制刷榜勢頭﹔其次,由於每一次應用升級,都會重新給用戶推送評分和評價通知,所以新一輪的評分和評價有助於動態的影響App新版本的排名。

  可問題在於,這種做法雖然在App Store上的反應明顯,但評分機制獲得的用戶反饋實際效果欠佳——根據不完全統計,用戶收到評分和做出反饋的比例大約為100:1。換句話說,大量的用戶並不會為蘋果的對開發者政策買單,對於他們而言,推送提醒就是一個“騷擾信息”,而蘋果的新策略,反而加重了這些騷擾彈出的比例。在這裡我也不得不說一句:那些不給用戶關閉評分提醒,頻繁彈出騷擾,甚至指望利用一些營銷上的伎倆來促使用戶完成評價的應用,往往都會自食其果。

  回過頭來看看蘋果,實際上我認為這家公司對於App Store的生態都一直沒有那麼重視。雖然在2013年的WWDC大會上,蘋果宣布全年給開發者分成100億美元,但也有大量的應用開發者和他們的產品,“死”在了App Store中——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App Store都沒有對刷榜現象做出過多的反饋,除了每隔一段時間調整一次算法外,對於刷榜行為並沒有什麼懲罰。正是因為刷榜的“風險成本”太低,才促使它在App Store中流行起來。導致不少優秀的應用難以獲得機會。

  同樣,還有我們說過的“快用蘋果助手”,這個盜版大戶將App Store裡的應用下載后放到自己的服務器上,在PC上模擬了iTunes的功能,讓設備相信這個應用是已經購買過的並對這台PC進行了授權,從而安裝應用。令人意外的是,直至今日蘋果還沒有對這種損害了大量開發者利益的做法做出一點官方的回應。

  雖然這些現象幾乎都集中在中國市場,有人解釋到“蘋果要做上百個國家的生意,唯一可行的方案是統一的策略,否則團隊根本沒法運作,所以很難做出及時的反應”,但實際上,我們已經看到,諸如“刷榜”這樣的行為,已經從中國市場蔓延到了日本、美國等區域,蘋果在生態圈上的不作為,正在侵害開發者的利益。

  在回到評分系統的問題上來,蘋果要求用戶需要輸入名稱、標題、文字、密碼才能成功實現評價,這相信難道了不少用戶,雖然這麼做是出於安全性和對刷榜機制認定的角度,但實際上蘋果完全可以用一些更好的體驗來幫助應用提高獲得評價的幾率。比如,根據獨立賬號識別用戶隱去用戶關鍵信息、直接在應用內部評分、減少操作層級,給開發者提供統一評價模板並限定提醒次數等。

  重新建立一個評價機制並非難事,關鍵是蘋果自身的動力。最終的落腳點,還是回到了蘋果自身的生態圈建設上,如果游戲制定者沒有這個動力去改善,那麼無論是用戶還是開發者,都必須承受這“不合理”的待遇。

(責編:張蓓蓓(實習)、趙超)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