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迪網訊】東莞市政府新聞辦近日發布消息稱,勝華集團在東莞的兩家子公司——萬士達和聯勝將於近期正式停工停產,並尋求整合重組。萬士達是全球重要的觸控面板生產商,曾是蘋果的重要代工廠。今年10月,我國台灣勝華集團向當地法院申請重整,尋求重組,導致兩家子公司停產。
今年7月,勝華全吃小米4觸控面板訂單,另持有小米3、紅米手機等大量訂單。9月份勝華傳出財務危機,部分供應商斷料,影響勝華出貨。於是小米計劃分散供應商,把旗艦機種小米4部分訂單轉到F-TPK生產。現在手握小米4訂單的勝華竟然瀕臨倒閉,陷入破產重組的境地,給小米4帶來巨大沖擊。
DisplaySearch分析師於寧寧認為:“勝華的倒閉,受到整個觸摸屏產業產能過剩大環境的影響,同時也有自身財務狀況的原因。勝華的問題出在母公司的資金鏈上。”但融資問題卻是所有觸摸屏廠商需要面對的現實問題,在觸摸屏產業環境惡劣和母公司財務問題的雙重夾擊下,勝華跌入谷底。
勝華的苦澀現實絕不是個案,在發展最早的珠三角區域觸控產業相對集中,從百思達光電、華容光觸到深越光電、平波電子等,近年來有一大批觸摸屏企業倒閉或被並購。手機、平板等消費電子終端產品出貨量提升,但觸摸屏需求量並未減少。在“四大金剛”每次招標中?殺,在紅米訂單競爭中秀下限,在數次擴產中拼血本……所有廠家彼此將利潤消耗殆盡,觸摸屏產業這個冬天有點冷。
一哄而上又一哄而下
觸摸屏市場的產能過剩問題並未得到改善,新的中小型廠商不斷涌現。
從2012年開始,觸摸屏廠商就一哄而上,又一哄而下。觸摸屏市場投資門檻和技術門檻都比較低,加之傳統行業的不景氣,導致兩年前資本對觸摸屏行業進行瘋狂投資。進入者過多使行業競爭日趨激烈,經過1年多的時間,好多小投資的企業被清除出去。
然而,觸摸屏市場的產能過剩問題並未得到改善,新的中小廠商不斷涌現。目前僅中國大陸就有超過1000家大大小小的觸摸屏廠商,收入達到1億元的廠商有80余家。
另外,京東方、友達等面板業巨頭殺入了觸摸屏行業。這些企業憑借垂直整合的一體化優勢,吸引著品牌廠商的訂單。深圳南玻也積極向宜昌擴產,以增加市場份額,降低成本。歐菲光瘋狂投資攝像頭模組和指紋模組。觸控行業瘋狂擴產所導致的后遺症是價格戰烽火連天,大企業的產品利潤率大幅下降,而不少中小企業繼續被洗牌。
在觸摸屏行業奮戰的深圳南玻偉光導電膜有限公司總經理張莉對行業的過度競爭深有體會,她說:“現在產量和銷售額越來越高,而利潤額越來越低,可是生產投入成本一分也不能少,各個廠家的日子都不好過。”
重新洗牌回歸理性
觸控市場重新洗牌,預計2015年競爭會更加激烈,2016年情況會得到好轉。
撐不住的小企業被淘汰出局,但還會有小廠家不斷涌現出來。面對激烈競爭的市場環境,江西合力泰科技有限公司觸控事業群副總裁鄭國清做出了預測:“預計2015年競爭會更加激烈,價格還會降。2016年情況會得到好轉,會有5家大企業留下來,這5家應該都是上市公司。”競爭越是激烈,企業越是需要現金流來做資本支撐,由於具有融資優勢,上市公司無疑會撐得更久。
觸控市場重新洗牌,小企業被踢出局,這無疑會使大型廠商的優勢凸顯。廣東省觸控及應用產業協會副會長徐世穎說,中國觸控企業整合加速,融資、並購增多,事實上是洗牌的過程。洗牌后,行業資源越發集中,龍頭企業的規模日益強大。企業應該抓住核心競爭力和核心技術,逐漸擴大生產規模。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