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酷派等中國大陸手機廠商表示將於2015年推出399元4G手機,399的低價需要極度壓縮成本,觸摸屏的微薄利潤會被進一步壓縮。於寧寧說:“明年整個觸摸屏產業過度競爭還會繼續下去,競爭程度也不會有絲毫的放鬆。”觸控市場恢復到理性或合理狀態,還是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廠商需要“抱大腿”
產業鏈上下游加強合作,觸控面板廠商還需要尋找自己的合作伙伴來“抱大腿”。
面對整個觸摸屏市場的爛攤子,觸控面板廠商還需要尋找自己的合作伙伴來“抱大腿”。通過上下游合作來形成自己的策略,並對下游品牌進行合理布局,想辦法綁定一些大客戶。於寧寧分析說:“現在大客戶也出現了不同的動作,因此觸控面板廠商要有不同的策略。你該去跟進誰,以什麼樣的代價拿下誰,這是企業決策層需要思考的問題。”
在技術和人員上均佔優勢的勝華倒下了,這是血的教訓:廠商拓寬融資渠道才能為持續競爭提供支撐。
觸控面板的主要市場是手機和平板。手機和平板若要達到輕薄的需求,配備內嵌式觸控面板是較佳的選擇,JDI和LGD先后推出自有專利的In-Cell內嵌式觸控TFT-LCD,並積極向中國大陸手機市場推進。內嵌式觸控面板憑借更優異的成本結構,期望進一步拓展市場版圖,2015年開始將發揮更大的影響力,牽動手機零組件版圖重整。徐世穎預測,本土廠商如果先上TDDI可能還會是一個千載難逢的彎道超車機會。
另外,觸摸屏在智能手機、平板電腦上的使用已經形成規模,未來觸控市場的新應用領域還要關注車載顯示、可穿戴設備和數字標牌。相比大型企業,中小企業無論在技術研發能力還是融資能力等方面,均不佔有優勢,在相同的領域競爭無疑是撞在了槍口上。鄭國清說,小廠商要想生存下來就要搞差異化競爭,需要做到獨特和專業。
微觀點
@集微網觸控前沿:On-cell崛起,嵌入式觸控面板迎來發展新格局。在觸控芯片廠商與面板廠商通力合作下,On-cell LCD嵌入式觸控技術已順利突破單層多點圖案設計關卡,並開始以低成本優勢搶佔中低端智能手機市場,有望打破目前由In-cell和On-cell AMOLED主導嵌入式觸控市場的局面。
@孫昌旭:如果說去年中小觸控屏模組廠商大量陣亡是給觸控屏產業敲響警鐘,那麼今年曾經的蘋果供應商WinteK宣布破產則預示著產業的嚴冬真正到來,而且這個嚴冬后可能沒有春天。手機公司要做好准備,小米4遭受到的短期缺貨痛苦不要再上演。
@互聯網新聞眼:蘋果公司供應商蘇州聯建科技12月5日下發通知,因資金鏈斷裂,宣布公司倒閉。12月9日,大量工廠員工圍堵廠門,對遣散賠償方案表示不滿。據了解,勝華科技於今年10月13日在台灣宣布破產,主要是因為全球PC銷量疲軟引發的液晶面板出貨下降及同行價格戰。
@夸克顯示:近期觸控面板大廠歐菲光大幅裁員,而信利光電也計劃2015年將降低手機產品比重。In-Cell面板產能持續擴增,2015年將積極打入智能手機市場,未來恐對大陸觸控面板廠商帶來沖擊。 中國大陸智能手機市場漸趨飽和,觸控面板將進入產業重整期。
上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