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專業人員,他們在操作系統時作完全可以通過一條一條的代碼指令來執行,這也是在計算機剛剛興起時所不得不採用的交互方式。隨后Windows、Macintosh、Linux 均引入了GUI圖形交互界面,令普通消費者可以輕鬆掌握,將復雜難懂的指令轉化為可視化的操作。
與硬件做交互,操作系統是必不可少的紐帶。從最初的指令操作圖形化,到后來的UI優化,再到現在邏輯、操作優化,手機也因此漸漸被加上了“智能”的前綴。而對於消費者來說,它們對於一款系統的最直觀感受就是交互界面,手機用的舒服不舒服也主要來自於此。
用戶通過GUI圖形界面與操作系統進行交互(否則則是通過輸入命令行來下達指令)
籠統的講,界面設計風格、核心功能結構、主要操作方式這三項,是我們判斷交互方式好壞與否的主要著眼點。具體說來就是鎖屏、桌面、圖標的UI設計,通知欄、快速設置面板的布局,以及對於點觸、滑動操作的處理是否合理等等,下面我們就從這幾個方面來入手吧。
01?蘋果 iOS(最新版本為iOS 8.1)
圖形界面:不管之前的Symbian、Palm、WM、BB OS有多麼輝煌的過去,iOS的出現直接改寫了智能手機的圖形界面標准以及交互模式。視覺方面,iOS 8系統採用了扁平化設計風格,桌面依舊是圖標的陳列,圓角矩形的樣式保持不變,但圖標的配色更為大膽對比度更高。
iOS 8 系統的桌面與應用后台
iOS 第三方應用UI的配色、布局都比較統一
框架結構:新系統中,蘋果為了優化內容呈現引入了沉浸式設計,第三方應用與系統很好的結合在一起。原本是安卓系統特有的通知欄在iOS 5.0版本中被引入進來,並且在iOS 7.0版本中加入了控制中心,並擴展了通知欄的插件功能,用戶獲取內容、控制系統的過程被大大簡化。
iOS 8 系統的通知中心與控制中心界面
iOS 8 系統菜單樣式以及版本號
交互操作:iOS最近兩版系統更新加入了屏幕邊緣的手勢操作,彌補了屏幕尺寸增大后的產生單手操作問題。另外蘋果一直沒有放棄使用實體Home鍵,並且目前還成了TouchID的載體。另外,語音助手Siri在接入電源的情況下也加入了熄屏喚醒,這點還是從谷歌那裡學到的。
iOS 8 系統中的雙觸下拉懸停操作與邊緣手勢操作
02?谷歌 Android(最新版本 Android L)
圖形界面:對比iOS,Android的圖形界面一直在被網友吐槽,比如圖標是異形的、疊加層使用透明度處理而非蘋果的毛玻璃處理。不過在最新的5.0版本更新中,系統對於UI做了大范圍的調整,引入扁平風格的層次設計、沉浸設計,修改漸變動畫、系統配色,增加了親切感。
Android L 全面改換 Material Design 設計樣式(圖片來自谷歌)
Android L 系統的鎖屏界面與待機桌面
Android 系統的應用對於官方UI標准的匹配並不是很好
框架結構:通知欄、應用抽屜、快速設置面板、桌面小插件是Android系統的框架接口的主要特征,其中也有一部分在后來被iOS系統所借鑒。對比之下該系統的界面顯得要復雜一些,層次也更多。谷歌還允許第三方在該系統上定制自己的交互界面,這也是Android最大的魅力。
Android L 系統的通知設置面板與應用后台
Android L 系統的應用抽屜與菜單界面
交互操作:谷歌盡可能的為用戶准備了更多的選擇,比如切換應用抽屜裡的標簽,可以直接點擊標簽,也可以用滑動手勢。新系統同樣支持屏幕邊緣手勢,這點可以保証應用體驗與蘋果一致。Google Now語音助手的體驗雖好,但在國內基本無法使用,所以也就不再多說什麼了。
Android L支持邊緣手勢操作但並沒有全局適配?右側為Google Now語音助手
上一頁 |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