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人民網通信頻道>>滾動新聞

評論:余額寶如何面對新挑戰?

吳青

2014年06月11日08:42    來源:經濟參考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評論:余額寶如何面對新挑戰?

  6月3日以來,有10支貨幣基金對接的余額寶類理財產品7日年化收益率連續兩日“破5”,少數產品甚至出現“破4”的情況。相反,銀行理財產品延續了收益率穩定的勢頭,一些大行猛發理財產品,臨近年中,多家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超6%。很多消費者紛紛將存在余額寶內的資金轉投銀行理財產品。

  與銀行理財產品相比,余額寶類產品目前面臨幾大挑戰。

  一是余額寶類產品收益率與銀行間市場資金狀況密切相關,在定向寬鬆的大環境下,不佔優勢。6月首周,央行繼續保持相對寬鬆的資金面,周二,央行在公開市場單日淨投放資金530億元人民幣,當周公開市場到期資金規模為1430億元,其中230億元央行票據周二到期,周二和周四各有600億元正回購到期。6月央行向市場注入流動性,維穩意圖明顯,市場對流動性預期樂觀。銀行間資金拆借利率相對平穩,年中錢荒不再,余額寶類產品收益率不得不下降。

  二是貨幣基金的本質決定余額寶類產品收益率不應過高。無論是線下貨幣基金,還是互聯網貨幣基金,收益率一般都會低於其他金融產品,而略高於一年期存款利率,隨時贖回變現要快於一般產品,風險低於其他金融產品。余額寶類理財產品平均收益率一般高於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2個以上百分點,所以有回落空間。另外銀行理財產品可以做成非標產品,而余額寶類理財產品隻能投向標准領域,所以不應該高於銀行理財產品整體收益率。

  三是監管部門和銀行都出台了一些政策措施,客觀上限制了余額寶類理財產品的發展。監管部門加強風險控制的要求,以及協議存款提前支取不罰息的優惠政策,都抑制了這些理財產品的流動性。國有四大銀行目前公開拒絕互聯網余額寶類理財產品的協議存款,使得余額寶類產品受到直接沖擊。購買、贖回的政策調整也令余額寶類產品遭遇困境。此前此類產品擁有的T+0實時贖回功能,目前已被微信理財通暫停,余額寶轉出金額如在5萬元以上,到賬時間也為T+2日。

  四是銀行雄厚的資金優勢在設計理財產品中更勝一籌。按照目前的市場行情,要達到理財產品7%的收益率,隻投資於協議存款是不行的,勢必還要投資信貸甚至信托等兌付期限更長、風險更大的標的。而在這樣的條件下,如果還要保証流動性,機構必須有強大的墊資成本,否則很容易面臨集中贖回的風險。在這種情況下,運作方需要通過“風險錯配”來化解風險,銀行顯然對此更為擅長。

  五是銀行不斷進行產品創新來和余額寶類產品競爭。各銀行除去推出多個類余額寶產品堵截存款外,個別銀行還推出ATM取現的貨幣基金產品,表明貨幣基金現金化已經倒逼銀行推出超級儲蓄賬戶,同時也對類余額寶產品形成了真正的威脅。余額寶類產品高收益主要來自銀行協議存款,銀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影響余額寶類理財產品的收益率預期,一旦銀行業願意主動變革,銀行版的類余額寶產品可能更具優勢。

  從理財的角度看,產品的收益穩定性、便利性、安全性、理財功能的配套是四個最為重要的因素,而銀行系理財產品在這幾方面都具有不同程度的優勢,未來互聯網余額寶類理財產品的發展,應該定位在那些5萬元以下的目標客戶,發揮方便、靈活的優勢,鞏固已有用戶群,繼續開發新功能,避免同質化競爭,才能求得生存空間。

 

(責編:張歌、趙超)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