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隨意“探測”出的“幽靈”圖像 /晨報記者 袁媛
鬼魂也可以探測?日前,一款名為“ghost observer(鬼魂探測器)”的應用軟件在智能手機用戶中大熱,嘗鮮者中不乏有人吐槽被嚇哭。軟件開發者自稱該工具採用先進的技術來捕捉和分析超自然活動,依靠每個鬼魂獨特的電磁簽名來確定其特性。專家解釋,所謂靈魂探測器沒有任何科學依據,它只是一個特效拍照軟件而已。
測到“鬼魂”,網友很恐懼
如果你看到有人拿著手機,對著面前的空間不斷掃描,突然驚恐地指著某個方向大叫:“在這裡!”這人八成是在玩鬼魂探測器。這款軟件如今在年輕人中相當流行,不少使用者還在論壇裡分享與“鬼魂”相遇和交流的驚悚過程。
網友“三位”說自己用iPhone上的鬼魂探測器掃了一遍家裡,結果在衛生間探測出一隻122歲的無名鬼。網友“a6545”則探測出一個592歲名叫“聚散兩依依”的鬼魂,他在論壇裡晒出了探測軟件勾勒出的一個模糊幽靈圖像,並留言“樓主我恨你”。還有網友表示自己用英文跟“鬼魂”進行了交流。記者查看多個論壇,發現眾人在全國各地搜到的“鬼魂”名稱很統一,一個叫“聚散兩依依”,另一個叫“復仇之魂”。
當然,有人玩得嗨,也有人嚇破膽。網友“大公主”表示自己下了軟件后,在臥室裡搜到了兩個“鬼魂”。“一想到床頭可能站著個鬼,我連睡覺都不敢了。”現在她要抱著家裡的狗狗,才敢勉強走進臥室。
市民章小姐告訴記者,她是在微信朋友圈裡發現這個軟件的。第一次搜鬼是在辦公室裡,沒搜出異常,下班后她在自己家裡也搜了一下,沒想到居然探測出了一個“復仇之魂”。“雖然明知道是個娛樂軟件,可搜出鬼魂后就突然覺得心裡不踏實,睡覺前腦子裡總晃過手機屏幕裡那個鬼魂的圖像,感覺后脊梁一陣發涼。”
與“鬼”交流,需付費12元
記者在蘋果的應用程序商店搜索到了這款應用軟件,該應用軟件的類別歸屬為“娛樂”。其內容提要裡這樣介紹:鬼魂探測器採用先進的技術來捕獲和分析超自然的活動……每個鬼魂都有它自己的電磁簽名,它(電磁簽名)可以用來確定其特性的重影和歷史。
下載后,記者打開該應用軟件,就看到漆黑的屏幕上一個雷達狀的東西在不斷畫圈掃描,手機發出“呲啦呲啦”的電流聲。突然,屏幕的右上方出現了一個綠點,軟件顯示探測到異物,記者朝綠點方向走去,屏幕上又跳出一個模糊的灰色幽靈狀圖像,圖像旁一個文字框裡顯示“鬼魂數據(聚散兩依依的靈魂,年齡:652歲,頻率:0.3146)”。記者將掌中的手機順時針轉動了90°,結果發現雷達中的鬼魂位置也跟著記者轉了90°,記者再轉90°,鬼魂位置又跟著轉了90°。
在鬼魂數據文字框下還有一個綠色的方框,內寫“翻譯”二字,記者點擊進入,發現這是一個號稱可以翻譯鬼魂語言的應用,需另外付款12元購買。
所謂“鬼魂”純粹唬人
事實上,這樣的鬼魂探測儀器早在幾年前市面上就有售賣。不同的是,當時它被做成收音機大小、帶有天線的實體儀器。拿著儀器在屋裡走一圈,如發現“異常”,儀器上的紅燈就會亮起報警。當時就有專家解釋,這種售價上百的儀器不過是簡單的磁場探測器而已,成本僅10元左右。它的工作原理是當周圍變換磁場,比如活體(人或動物)侵入,或出現可發出聲音的MP3,有射頻信號的手機、無線電波信號等,探測區的電磁場受到干擾,就會發生報警。
如今的手機測鬼軟件是否也是這個原理?記者採訪了手機游戲軟件開發者王先生,他分析,鬼魂探測器其實就是一款帶有特效的拍照軟件,用戶打開攝像頭掃描現實場景后,手機通過圖像處理技術將拍到的內容轉變成類似膠片模式,從而使場景看起來陰森恐怖。而軟件本身設置好的鬼魂圖像和鬼魂姓名、年齡、性格等數據會隨機跳出,顯示為探測器中雷達掃描得到的結果。“這就是為什麼大部分人搜索出來的鬼魂不是叫‘聚散兩依依’就是叫‘復仇之魂’,因為軟件本身預設的數據有限。”王先生說。記者 李元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