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人民網通信頻道>>滾動新聞

揭密微信紅包:春節800萬人參與搶紅包

2014年02月13日10:35    來源:Techweb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獨家揭密微信紅包前傳

  春節已經過去,火爆一時的微信紅包也漸漸歸於平靜。

  騰訊官方公布的一組數據頗能說明問題:

  從除夕到初八,超過800萬用戶參與了搶紅包活動,超過4000萬個紅包被領取,平均每人搶了4到5個紅包。紅包活動最高峰是除夕夜,最高峰期間的1分鐘有2.5萬個紅包被領取。平均每個紅包在10元內。

  這組數字並不像網絡上流傳的動輒幾億用戶在玩紅包那麼瘋狂,卻更接近真實。

  北上廣深一線城市的用戶們把微信紅包扔到自己老家的同學群中時,反響遠遠不如自己的同事群那麼熱烈。哪怕在二級城市,紅包也遠沒有很多人以為的那麼受歡迎。

  盡管如此,800萬用戶參與,也已經大大超出微信紅包團隊的預期。要知道,這只是一個10多人的小團隊,憑借自己的興趣開發出來的一個應景產品,能取得這樣的成績,完全超出所有人預料。

  這個堪稱以小博大的經典產品,到底是如何炮制出來的?

  一、興趣比KPI重要

  這個創意最早浮現是在2013年11月。微信紅包團隊在一次產品頭腦風暴中,想到可以在春節時,把已經存在了兩三年的PC紅包轉移到微信上來,為春節增加一些喜慶氣氛。

  他們會有這樣的想法並不奇怪。騰訊是一家廣東公司,從成立至今的十幾年中,一直保持著新春“逗利是”、“品春茗”的南方傳統。每年春節后上班的第一天,全體員工都會找包括總辦在內的各路領導和已婚同事要紅包,上萬人排起隊伍來蔚為壯觀。

  所以,微信紅包團隊會有這樣的想法,完全是出於興趣,而不是KPI,更沒有什麼戰略目的。一切歸根結底,just for fun。

  有趣的是,這樣做出來的產品,往往比帶有強烈功利目的的產品更受歡迎。可能越是出於興趣的產品,越純粹,越為用戶考慮,越能打動人。

  二、好產品是磨出來的

  延續著現實世界的傳統,微信紅包團隊想到了可以在虛擬世界中搭建一個向朋友“討紅包”的系統,讓紅包在微信好友之間傳播。

  技術上,“討紅包”這個功能類似於已有的微信AA收款功能,實現起來難度不大。但經過討論,大家認為這樣用戶體驗並不夠好,又重新把思路聚焦在主動“發紅包”上。

  這一次,他們從微信群的擲色子游戲中獲得了靈感,有了讓一個群裡的人“搶紅包”的想法。一旦紅包需要靠搶才能得到,無疑會極大地激起大家的興趣,變成一個人人都愛參與的游戲,甚至激起一些“潛水”用戶的興趣,營造出歡快熱烈的新年氣氛。

  1月10日,一個10人左右的團隊開始了這個功能的技術開發,這時離過年隻有兩個多星期。經過加班加點的緊急開發,1月26日,“新年紅包”的微信公眾賬號開始面向全國傳播,28日,“新年紅包”登陸微信的“我的銀行卡”。

  后來的故事,大家已經知道,便是微信紅包一夜之間風靡大江南北,如同游戲般的“拼手氣群紅包”尤其受歡迎。

  在微信紅包正式上線前,整個團隊幾乎沒有休息,忙著給微信紅包系統擴容,他們向公司申請,調來了10倍於原設計數量的服務器,並抓緊時間修改微信紅包系統的最后細節。

  而當全國人民沉溺於搶紅包的樂趣中時,微信紅包團隊在深圳騰訊大廈的辦公室度過了整個除夕夜。在最繁忙的幾天裡,將近100台服務器支撐起的龐大微信紅包系統滿負荷運轉,應對著全國幾百萬用戶數以千萬計的紅包收發需求。

  盡管是7*24小時的加班,因為沒有料到微信紅包這麼受歡迎,網絡堵塞、接口不穩定等小問題仍然不可避免。春節假期和大量用戶集中向銀行頻繁發起小額交易,也導致了用戶的提現、退款等不能及時導致

  對微信紅包團隊乃至騰訊來說,這只是一個應景的輕量級小產品,意義遠沒有外界所傳言的那樣大。現在,他們正在集中全力開發不綁卡提現,以及充話費等消費功能,以便讓很多沒有綁卡的用戶也能把紅包資金派上用場。

  三、時機是魔鬼

  不可否認,微信紅包的成功,很大程度是因為因為春節這個黃金時機。

  這個時候人們需要一些同時帶有傳統色彩和現代功能的新奇玩具,一方面保持已經日益寡淡的年味,另一方面又不至於太麻煩就能獲得“過年”的感覺。

  微信紅包就恰好滿足了這兩點。再加上微信的強關系鏈,方便的手機操作,人群聚集時信息蔓延得更快等等原因,微信紅包就這樣火了。

  后續,微信紅包功能還會繼續存在,並且增加更多的使用場景,比如生日、婚禮等。

  話說回來,微信紅包的成功算得上一個小奇跡,但確實也沒有太值得夸大的地方。微信紅包團隊無非是在正確的時間做了一件正確且取巧的事情,這其中有實力,有努力,更有運氣。

  事實上,騰訊和所有互聯網公司中,有太多團隊在做著和微信紅包團隊一樣的事情:隨時隨地頭腦風暴,盡可能地利用時令、趨勢和潮流,精致地打磨產品,及時收集用戶反饋再迭代改進……

  所以,今天成功的是微信紅包,明天可能就有另一款大熱產品出爐。現在圈子裡集聚了一幫人天天研究微信紅包,艷羨它的突然成功。實際上卻是歪嘴吹喇叭——越吹越歪。微信紅包真正得以脫穎而出,靠的是什麼?無非是極致的產品體驗加上時機和運氣。當然,時機不是等來的。

(責編:張蓓蓓(實習)、趙超)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