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人民網通信頻道>>滾動新聞

30周年紀念:Macintosh的誕生起源

2014年01月23日08:50    來源:威鋒網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30周年紀念:Macintosh的誕生起源(一)

  1979年蘋果為Apple II開發繼任產品——Lisa,但是當時產品開發團隊還沒有確定使用圖形用戶界面。Macintosh在當時還是一個4人的研究項目,當時它甚至還沒有吸引喬布斯的注意力。直到1979年晚些時候,喬布斯對施樂(Xerox)帕洛阿爾托研究中心的一次參觀,才讓蘋果有了一個全新的開始,對個人電腦進行改革。

  在對施樂帕洛阿爾托研究中心(Xerox PARC)的幾次參觀中,喬布斯和蘋果其他幾名員工看到了正在運作之中的施樂Alto電腦。可以說這讓他們開了眼界。Alto電腦有圖標、窗口、文件夾、鼠標、彈出菜單、所見即所得(WYSIWYG,What You See Is What You Get)文本編輯器、基於以太網的本地網絡以及基於網絡的打印和游戲。“剪切、復制和粘貼”的概念以及Smalltalk 程序設計環境也一一展示給喬布斯等人。

  Xerox PARC 和蘋果計算機科學家拉裡·泰斯勒(Larry Tesler)回憶道,“喬布斯非常興奮,他在房間了踱來踱去,時不時看一下屏幕。”拉裡說喬布斯當時的反應好像是他在向其他人演示這些產品。Larry回憶喬布斯是這麼說的:你現在就坐在一座金礦上。為什麼你不利用這個技術來做點什麼呢……你可以改變世界。拉裡說喬布斯知道施樂永遠做不到他想象的那些革命。(喬布斯給Larry Tesler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第二年他便進入蘋果公司,成為Lisa應用小組的成員。)

  屏幕上顯示的這些技術給了喬布斯啟發,后來和傳記作者沃爾特·艾薩克森回憶時,喬布斯是這麼說,“這就好像遮擋在我眼前的幕布拿走了,我可以預見未來計算注定的命運。”

  當時還處於發展初期的Macintosh項目由杰夫·拉斯金(Jef Raskin)負責,產品名稱就是他想出來的,開發低成本個人電腦的提議也來自他。后來Macintosh團隊的關鍵人物,比如 Bill Atkinson、Bud Tribble、Joanna Hoffman以及Burrell Smith等都是他挖掘的。1981年一月份,在Lisa項目告一段落之后,喬布斯就開始接管Macintosh項目。於是從此就改寫了歷史。

  泰斯勒在接受CNET的採訪時曾說,20世紀80年代,如果不是Mac,將大量的計算資源用到用戶界面,以方便用戶使用的想法恐怕很難被接受。

  圖形用戶界面后來成為主流,Macintosh功不可沒。不過蘋果和喬布斯卻被指控,Macintosh背后的核心理念抄襲自Xerox PARC。

  Bill Atkinson是當時與喬布斯一同參觀Xerox PARC的員工之一,他編寫了MacPaint、Quickdraw圖形例程,提出下拉菜單概念。對於被指控抄襲一事,他是這麼說的,“我們看到了Bravo文本編輯器和Smalltalk。我認為我們看到的全部就是這些。很多人都認為,‘蘋果去了 一趟Xerox PARC之后就把他們看到的東西全都抄襲了’。事實不是這樣。為了發展一個用戶界面我們經歷了多次完善。是的,我們是要將它圖形化。但是我們手上已經有圖形位圖了。我們已經開發了層疊窗口了,但是當時我們並沒有全身心投入。”

  泰斯勒表示,為Mac設計圖形用戶界面,需要開發的東西非常多。有些人是從Lisa項目轉移過來的,還有一些來自 Xerox PARC,不過大部分還是原來的Mac團隊成員,直到現在他們仍在進行Mac的開發。他說:

  說到70年代的PARC就不得不提剪切、復制、粘貼、撤銷以及重疊窗口的概念。當時使用圖標的情況不多。施樂想到了圖標。我們的一些應用中也有圖標,但是在Xerox Star出現(Lisa開發期間)之前,圖標並沒有收到重視。即使在Xerox Star出現之后,圖標還是被限制在他們的應用之中。它們主要用於文件夾和文件圖標,其他方面的很少見。而Mac才真正讓圖標流行起來。施樂的產品上確實已經有滾動條,但是工作方式與Mac上的不同,Mac簡化了滾動條。

  Macintosh同時還推出了拖拽圖標的概念,在屏幕上將圖標從一個地方推動到另一個地方,對WYSIWYG進行了完善。

 

(責編:張蓓蓓(實習)、楊波)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