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人民網通信頻道>>滾動新聞

老人手機順勢“觸網”逆襲電商浪潮

2014年11月24日08:21    來源:大洋網-廣州日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老人手機順勢“觸網”逆襲電商浪潮

  手機的歷史,毋庸訴說,歷經了一個百舸爭流轟轟烈烈的進化過程,移動通訊已在人們生活溝通中扮演重要的角色,作為手機細分領域的老人手機也開始嶄露頭角。隨著全球老齡化趨勢的到來,國內外科技運營商、芯片廠商、軟件開發商相關企業開始攜手強攻“銀發產業”,如智能眼鏡、血壓監測儀、定位穿戴設備等,帶動一股樂齡移動智能終端風潮,國產品牌老人手機研發軍團更是摩拳擦掌,不斷顛覆傳統老人手機市場,相比前幾年國外品牌旮旯裡的低端機,新潮時尚智能機正快速走入人們視野。

  電商引爆老人手機市場

  從目前國內手機市場來看,老人手機因為售價大多在100-400元,市面上很少設有專門的櫃台出售老人專用機,更無可能進駐成本很高的高檔商城,偶爾在首信、天語等幾個國產品牌專櫃裡零星見到幾款低價位的老人手機,可供選擇空間有限,終端市場重心由傳統賣場、專賣店向扁平化渠道下移是必然趨勢,近年來新老手機廠商以及跨界營銷的企業研發的子系列、獨創品牌,以及躋身老人領域的國際大牌,開始在網絡電商和電視購物渠道吹起了集結號。

  筆者通過淘寶、京東、蘇寧易購等電商平台上的搜索,發現在千萬種類的老人手機商品裡,有滑蓋機、直板機、翻蓋機等各類款型,品牌數目廣,品類豐富,設計新穎,大多價位不高,從幾十到幾千元不等,以中低端價位佔據多數,有80%之多,機型也由傳統鍵盤功能機向觸屏智能手機演變,不少打著“親情”符號的國產新品牌的孝心機火爆銷售。

  以京東商城為例,通過輸入“老人手機”關鍵詞搜索,有2546款產品,有華為、中興、三星、諾基亞、聯想、博閱等百多個品牌,從幾十元到近千元價位不等。其中,以90-199元和200-299元兩個價位佔據數目最多,分別有1015個和388個產品﹔其次是300-499元,主要包括三星、諾基亞、博閱、大顯、聯想、飛利浦等品牌,有181個產品。800元以上較少,有三星、金立、飛利浦、派信、聯想、海信等14個品牌,僅16個產品。

  (注: 2014年11月19日,京東商城搜索老人手機產品比例繪制圖)

  (注: 2014年11月19日,京東商城搜索老人手機產品比例繪制圖)

  在京東的手機商品篩選頁面,按照銷量排比搜索主要顯示有:諾基亞、三星、TCL、中興、聯想、華為、博閱、大顯等品牌。

  筆者從品牌、價格、尺寸等方面來進行手機篩選,不難發現,超大觸控屏幕、超大字體彩色顯示、界面簡約、超大的撥號鍵和超長的待機時間、大音量語音播報,帶有鬧鐘、黃歷、拍照娛樂、上網瀏覽等功能,其實用性和性價比較高的老人手機銷量均不錯。

  早些年,老人手機是主流手機品牌的副產品,廠商在低價低利潤的夾縫裡很難進行規模化生產,以及研發打造知名品牌,很少出現有專業的老人手機。

  隨著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老人使用的低端機或者子女淘汰機,已遠遠不能滿足功能的需求,老年人成為手機亟待更換的一族,市場需求空間巨大,因此,國內廠商已經紛紛瞄准這一細分領域,研發新品在網絡頻頻曝光,廣告標語鋪天蓋地,你方唱罷我登場,呈現出一片繁花似錦熱鬧場面,很多成為佳節贈送的愛心禮品。

  網購020模式的成熟,催生了更多電商粉絲,平台上時尚、低價位的老人手機關注度日益加強,電商效應不可忽視,手機的生態結構也隨之悄然發生了變化。

  行業:老人手機生態進化版圖窺探

  (圖:老人手機進化示意圖)

  (圖:老人手機進化示意圖)

  u 基本功能型:諾基亞等,T9鍵盤,有通話、通話、收音機等基本功能。

  u 助手功能型:中興、華為等,有大字體#FormatImgID_2#,來電短信語音播報、SOS呼叫、手電筒等輔助功能。

  u 多媒體功能型:三星、索愛、諾基亞等,支持藍牙、微博、QQ、郵件、MP3、相機等多媒體功能。

  u 類智能功能機:又稱半智能機,可內置自主軟件,有智能機一樣的UI界面,廠商提供下載網站,支持后台操作和UC瀏覽器,如長虹、OPPO、步步高(002251,股吧)、萬利達、金立、天語等。

  u 老人模式型:錘子手機、紅米手機、華為榮耀、中興紅牛,六、九宮格設計,界面獨特定制。

  u 智能家居控制型:海信、飛利浦、LG等,可以通過手機終端遙控智能家居。

  u 醫療健康型:三星、海信、海爾等,內置開發健康軟件和GPS定位服務、血壓監測等功能。

  u 簡單入門型:博閱、聯想、三星等,通過安卓智能操作系統深度優化,拓展等多功能。

  相比起移動電話經歷了近四十年的漫長歷程,老人手機發展尚且短暫,業界也無專業人士對其科學界定。

  據不完全資料顯示,老人手機概念的出現,最早追溯於品牌低端機產品線,如三星、諾基亞、摩托羅拉、索愛、步步高等國內外品牌,而真正被稱之為首部彩屏老人手機是誕生於2005年的國產品牌海爾Z300,三長一大,即大鍵盤,大撥號,大顯示,超長待機15天。當時售價為600元左右。

  老人手機作為手機的細分領域,在發展長河中其生態版圖歷經了演變,筆者進行了梳理:由傳統鍵盤時代向觸控時代更迭,其中經歷了T9鍵盤小屏功能機、半觸控半鍵盤功能機,全屏觸控功能機以及全屏觸控智能機的蛻變,功能從單一電話短信,向更多娛樂上網、語音短信、GPS、拍照、游戲等多種功能應用擴展。(參見老人手機進化示意圖和代表品牌)

  觸控時代來了,老人手機與觸屏的完美搭配,為高速高效閱讀通訊帶來更舒適的體驗,觸屏機所有內容就在指尖流動的駕馭感、選擇感、速度感,自然不言而喻。目前老人手機屏幕主要有電容觸屏和電阻觸屏兩種,而前期功能機多採用小屏或半屏的電阻觸控,后期功能機、智能機觸屏則是採用皮膚電容觸控屏,基本為全屏。

  2012年智能系統的興起改寫了手機DNA。屏幕越來越大,交互控制鍵也由外觀單調的實體鍵盤,變為更直觀更輕鬆自如的虛擬鍵盤。屏幕質量越來越優良,分辨率更清晰,顏色更真實,界面大圖標顯示,明晰明了,操作更快捷簡單,層次少了,運行高效了,互聯網體驗性更強了,老人手機由落伍的“邊緣軍”變身為專業開發的“正統軍”。 2012-2014年,老人智能手機市場硝煙四起,博閱、紅米、酷派、錘子等手機,風潮涌動,打破了平靜暗淡的手機市場,老人模式、深度定制系統、健康監測、定位SOS等成為當下手機行業最熱門的話題,足以載入手機史冊。

 (左圖:紅米極簡模式界面和右圖:博閱4.2超簡界面對比)

  (左圖:紅米極簡模式界面和右圖:博閱4.2超簡界面對比)

  營銷:國內新老品牌迎戰策略各不同

  昔日給父母送高端手機的年輕群體,為何會毫不猶豫的選擇一個幾百元的老人手機?電商銷量瞬間遠超國外手機品牌,它們是怎樣打敗幾千元的iphone的?

  2013年,老人手機產品在淘寶、京東等電商平台上大獲成功,一些新品牌掘得第一桶金。如小米(滾動資訊)子品牌紅米,除了先天獨有MIUI系統榮膺深度定制Android之王的光環,還利用互聯網思維營銷,在電商上進行低價預售、控制庫存的飢餓營銷,並打造QQ、微信、微博等多個社交媒體的免費商業模式生態圈,以此吸引用戶制造規模效應,對於過多依靠搜索引擎渠道尋找商品的細分用戶群,這種顛覆傳統的網絡營銷策略的巨大效應立竿見影。

  電商銷售的火爆,引來很多廠商紛紛效仿紅米品牌風格和營銷模式,然而,在個別火爆的神話之下,不得不面對的一個事實是,國內老人手機行業普遍還處於野蠻生長的狀態,沒有豐厚的技術沉澱和龐大的用戶群體做堅實底座,行業發展並不穩定,沒形成一個成熟的產業體系,軟件開發商、硬件生產商、運營商缺乏完善的合作機制,產品銷售渠道單一,多集中在電商平台,品牌之間實力差距大,產品質量參差不齊,同質化嚴重,很少有大品牌出現,對“老人手機”概念的認知度和產品普及率在國內還處於初步階段。

  另一方面,“國產集團軍”老人市場邊緣化扭轉之勢已見端倪。為擺脫混亂和漸冷的局面,重振國產品牌旗鼓,一些企業不惜斥巨資紛紛戰略布局老人細分藍海,深入市場做調研,對老年手機產品進行重新詮釋和品牌構建,加強技術研發和營銷渠道建設,走專業化路線,從而有效地避免因產品低價低端、功能外觀粗糙而導致銷路不佳從而帶來品牌沉寂的惡性循環效應。

  國產軍進軍老人手機,不光有新老品牌手機廠商,還有一些垮界營銷的企業如海爾、海信等。“天下大市,熟久必分!”細分時代到來了,充滿變數的老人手機市場由此進入專業化運作。

  深圳市欣博閱科技有限公司,作為數字移動智能終端產品軟硬件開發的國內領先者,2012年異軍突起進軍移動醫療健康領域,向海內外擴張,老人智能手機項目是發展戰略版圖的第一塊,並逐步涉足老人智能穿戴產品、移動健康醫療監測平台等領域,有來自深圳大學等高校軟件開發、國內外知名醫學界、邁瑞科技等國內外技術人才、專家學者和合作伙伴參與合作。其自主研發的新一代博閱智能老人手機擁有多項超越國際尖端制造工藝標准,卓越的品質和智能體驗顛覆傳統模式,面對喧囂浮躁的品牌戰和功能熱潮襲來,博閱很冷靜地堅持兩個原則:用“智能化”重新界定親情關愛理念,以“簡單”回歸使用體驗過程本質,走專業化、親和力、高端化為主要特色的差異化路線,打造真正意義上的老人手機,自今年8月起先后在京東、淘寶等旗艦店啟售,第一代標配版和高配版在軟硬件配置上不斷改進,努力打造行業優秀標杆,創新度和易用性獲得用戶好評。

  綜上所述,國內老人手機品牌要沖出低靡的局面,打造健康可持續發展的行業生態圈,必須要在這個細分市場裡充分摸脈,研發切合老人真正需求的產品,創建自己的核心優勢,並通過成熟的市場營銷方式提高產品的知名度和推廣力,打造具有市場競爭力的高附加值的強勢品牌,帶動弱小品牌發展從而提升行業整體實力。

  引擎:智能系統深度定制引發手機革命

  非智能手機時代,操作系統大多為自家專有的封閉操作系統平台,比較常見的有:諾基亞塞班御用系統S40平台、非智能手機之王索愛在后台運行的智能平台A200、夏普的MTK非智能平台等,支持JAVA手動下載頁面﹔三星獨有的Touchwiz UI和LG獨創的S-class UI的界面系統等,改造性和擴展性並不強。

  而智能手機通常用刷機形式進行新版升級,可以更改系統,非智能手機操作系統固定,無法更改,隻能在原有系統基礎上修改與升級。當前智能手機所採用的系統主要有Android、iOS、Windows Phone三大類。

  目前市面上的老人專用的智能手機,除了保持通話短信基本功能外,還扮演著智能生活助手和互聯網社交的重要角色。通過系統的裝載,能夠擴展更多娛樂視頻、桌面設置、操作優化、軟件下載處理等方面應用,除了Windows Phone作為諾基亞的專屬應用,很大部分來自Android系統的深度定制集成與二次開發,在界面設置和操作模式的優化以及第三方軟件的兼容方面獨具優勢。

  日前,GreatCall在美國發布一款老人專用安卓機型Jitterbug Touch 2,搭載安卓4.0版本操作系統,簡單大字體UI界面,預裝多款醫療方面的應用,奪人眼球。

  近日,法國掀起一股“復古風”浪潮,操作簡單的老人手機備受年輕人喜愛。國內一些高端新潮的智能手機設計也分享了老人手機個性風格路線的美羹,同時也躋身於老人手機市場。如錘子手機的殺入,Smartisan T1搭載的自主研發的OS系統,對150多項安卓原生系統的改進,九宮格/十六宮格簡潔界面,擬物化大圖標直接進入應用,錘子系統強迫症模式,將一切繁瑣隱藏起來,在易用性和人性化體驗上遙遙領先,一直與iphone叫板的錘子在今年“雙十一”交戰激烈。

  事實証明,中老年人對手機要求非常苛刻。博閱老人手機號稱目前國內最簡單的智能老人手機,歷經兩年打造,由百位研發工程師對100多項軟硬件全面優化,做到了國內老人手機簡單、實用追求的極致,並沒有走夸張特立獨行的路線,每一步輕鬆的操作卻不偏不移地高度契合用戶的需求。專為中老年定制的4.2超簡系統,有著對中老年人使用習慣與需求的深刻理解和精准把握,在原生態系統裡精做“加減法”善用微創新,在界面風格、功能提升、操作交互邏輯等方面進行大膽創新和改革,以行業領跑者姿態在“核戰”中力壓群雄,卓越高效的性能和穩定流暢、簡單智能的操作體驗,標志著我國老人手機智能化趨勢已日臻成熟。

  一些廠商在中國本土化需求裡找到了創新空間,自主研發以“智能體驗模式”為主特色的系統為國產老人手機注入了強有力的新鮮血液,例如定制了“智能關愛OS系統”的海爾A8智能手機,以及具有LBS關愛功能的長虹GA918高端功能機等產品,都是當下功能應用最接近智能機的“類”智能機,預示著邁入系統自主研發時代。

  目前,有些新潮時尚的觸屏智能老人手機或概念性產品,盡管還尚未引爆消費熱潮,並且其功能的實用性還待市場考驗,但無疑是中國科技企業在老人手機創新之路上前進了一大步,時尚旋風引燃不少子女對父母健康更多的思考和關愛,同時也引發了社會對老齡產業的重視。

  2014穿戴井噴年的王道:老人手機也瘋狂

  傳統老人手機售價的利潤單薄,眾多手機廠商紛紛轉戰智能手機市場,傳統老人手機市場面臨一場洗禮,智能化、時尚化、人性化等成了新的潮流風向,針對中老年人的應用APP更是層出不窮。根據馬斯諾需求層次理論,老年人的精神需求向更高層次發展,成為正享受“后互聯網”時代春風雨露的樂齡一族。

  老人手機的智能化將是手機廠商考慮的重點方向,不單單作為一個硬件產品,而是能提供科學實用的集日常聯系、社交、娛樂、應急救助、健康安全等功能為一體的解決方案,做大做強這個專業市場,將有助力於全球老齡化事業。

  目前,智能老人手機品牌琳琅滿目,比較有影響力的品牌有中興、華為、酷派、聯想、博閱、海爾等。品牌知名度、屏幕質量、外觀美觀度、運行流暢度,軟硬件配置等方面是消費者選購的參考標准。目前,主要特色有:觸控大屏,桌面大字大磁貼圖標顯示,有一鍵電話、GPS定位、語音人機交互、高音喇叭、SOS呼救、手電筒等功能,可下載微信、QQ聊天應用、健康軟件到桌面,電池提供超強的續航能力。

  據一份來自2013年7月份“樂齡網”的《老年人手機使用現狀調查報告》顯示,在參與調查51-60歲和61-70歲兩個年齡層的287位老年人中,38%已經在使用智能手機,25%想要嘗試使用,說明智能手機在老年人群中的普及率和吸引度都在提高,這裡所指智能手機並非純粹的專用老人手機,而是廣義上的,以目前市場Android與ISO為主要系統的各類智能手機。

1

 

  (調查人群使用智能手機的普及率)

 

  (調查人群使用智能手機的普及率)

  調查顯示,多媒體娛樂性、互聯網共享性與操作簡易性以及資費問題成為影響使用率的主要因素,中老年人不僅可以像IPAD一樣用手機閱讀各類報刊雜志,還能拍照、看視頻,跟孩子朋友聊微信。

  另外,近年在全球范圍刮起了一股股智能穿戴浪潮,2014年出現井噴狀態,涌現出智能血壓計、移動心電儀、定位防走丟智能手表等健康類產品,而可穿戴設備往往需要和智能手機等終端互聯互通,智能老人手機將成為核心驅動力之一,促進穿戴設備的迅速增長。

  結尾

  近十多年來,老人手機行業歷經如“化繭成蝶”般自我循化的進化過程,有國際大牌低端產品線的滑鐵盧,諸多小眾品牌的曇花一現,各類山寨機的蜂擁抄襲,以及高端智能機的自我顛覆,Android深度開發的飛速發展,網絡電商營銷神話的上演,在時代浪潮中愈挫愈勇飛向光明。相信,面對國內老人手機行業的態勢,沒必要太過悲觀。未來五年內,國產品牌完全有理由打造老人手機精品,在這一細分領域裡贏得豐碩市場。

(責編:張歌、趙超)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