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人民網通信頻道

蘋果將數據轉存至中國服務器 或威脅國內信息安全【2】

馬樹娟

2014年08月27日08:43    來源:法治周末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蘋果將數據轉存至中國服務器 或威脅國內信息安全

  數據仍由蘋果掌控

  自棱鏡門計劃被曝光后,國人也對信息安全給予了極大的關注。有觀點認為:“中國電信雲服務的接手,意味著我們可以自己管理自己的數據,不再經由蘋果之手,增添了一份自主性。不過,根據蘋果申明,所有存儲在他們供應商處的數據都經過加密,中國電信無法訪問該內容。”

  對此,李欲曉表示,這種安排是正常的商業慣例,也說明蘋果享有數據的最終控制權,那種認為蘋果將數據存儲在中國境內、就等於中國具有數據管理權的觀點過於樂觀。

  “隻要蘋果遵守中國相關法律法規的要求,對於用戶個人數據的使用僅作為正常商業目的,沒有超過用戶協議約定的范疇,那麼蘋果公司也應當受到中國法律的保護。”李欲曉說。

  而在中國應用法學研究所所長孫佑海看來,蘋果將數據存儲在中國境內的服務器上,隻能說相較於將數據存儲於境外,可以為執法能提供一些便利,也為監管創造一定的條件。

  方興東也持相似看法。他直言,蘋果將數據存儲在中國境內的服務器上,只是讓未來網絡安全的可管可控具備了基本的前提,但蘋果的安全問題不在服務器,而在於后續工作。

  “需要明晰蘋果具體搜集了哪些數據、這些數據都有哪些用途,更為重要的是,這些數據是否傳回美國蘋果的幾大數據中心、是否會提供給美國政府。”方興東說。

  “把球踢給中國”

  2013年,棱鏡門事件的曝光,讓世界各國意識到美國通過與境內高科技公司的合作,已經將監控的觸角伸向世界各地。這也讓外界對包括微軟、谷歌、亞馬遜、蘋果等IT、互聯網企業多了擔憂和警惕。

  依照美國的愛國者法案和電子通訊隱私法,科技公司要提交其控制的所有數據,不論這些數據被儲存在什麼地方。那麼此次蘋果將有關中國用戶的數據存儲在中國境內后,中國用戶的數據安全和隱私是否就能夠得到有效的保護呢?一旦美國政府要求蘋果公司提供相應的數據,蘋果公司是否需要遵從?

  法治周末就上述問題向蘋果公司發去採訪函。截至記者發稿,蘋果公司仍未給予回復。

  西安交通大學信息安全法律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導師馬民虎對法治周末記者介紹,目前我國對於個人信息保護方面的法規主要有2013年全國人大常委會頒布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加強網絡信息保護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和工信部出台的《電信和互聯網用戶個人信息保護規定》(以下簡稱《規定》)。不過馬民虎介紹,《決定》和《規定》都只是對信息保護作了原則性的規定,對於信息跨境流動方面並沒有作明確、細致的規定。

  這就意味著:一旦蘋果公司應美國政府要求提供有關中國用戶的數據,相關數據就有可能出境,這不僅會造成對用戶權利的侵犯,也會給我國的信息安全帶來隱患。但是馬民虎表示,依照目前我國立法的狀況,我國將很難依照相關的法律對其進行規制。

  “我們指出了蘋果安全的重大隱患,今天蘋果巧妙地把球踢回給我們。”方興東認為,蘋果此舉其實也在倒逼中國盡快完善數據跨境流動的規則和管理辦法。

  “考慮到國際主干網的速率,如果沒有相應法律和制度的體系性資源,實際上服務器的本土化對於大規模搜集中國用戶的信息更方便、更經濟也更全面,如果沒有核心制度和措施跟進,安全隱患無疑更大。”方興東強調說。

  李欲曉也對記者表示,在沒有相關法律法規的情況下,對於像微軟、蘋果在內的企業而言,依照美國國內法,應美國政府要求提供相應的數據,中國也很難追究其法律責任。而如果有了相關的法律法規,至少蘋果公司可以以此抗辯美國政府的要求。

上一頁
(責編:沈光倩、吳佶)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