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沒有貼膜就像沒穿內褲一樣整天提心吊膽”,現在的人買了手機之后,貼膜成了頭等大事。因為很多人覺得,花了幾百甚至幾千塊錢買了個手機,再花點錢貼膜保護一下手機屏幕那是必須的。而貼個手機膜,價格從幾塊錢到上百元不等。手機膜也分好多種,有高透膜、磨砂膜、玻璃膜等。
從5元到60塊錢 實測教你如何選手機膜
小小一張手機膜,不同種類有不同的效果,如高透膜,透光率好,屏幕看著清晰﹔而磨砂膜,顧名思義,有著磨砂手感,防滑不容易沾指紋等臟痕﹔鋼化玻璃膜的話,能防止手機屏幕受到外力的損害,劃傷外,更增加了沖擊吸收性,等等這些,還挺講究。
有需求就有市場,國內貼膜的火熱大家應該都有目共睹了,國外呢?筆者沒出過國門,問了幾個在國外留學的朋友,他們均表示老外很少貼膜,也很少使用手機殼。但是在中國就不一樣了,手機貼膜已經隱約有著與廣場舞一樣,成為中國特色的趨勢。滿大街隨處可見手機貼膜。一張小板凳,一張小桌子,一盞台燈,幾塊布,再加上若干從市場批發來的各類手機膜。自個人關上門練習個幾天,然后找個人流量多的地鐵口或者商城門口,小攤子往哪兒一擺,從此月入過萬不是夢。
以筆者為例吧,現在手裡的愛機用了快兩年了,頭一年的時候,還經常貼個膜,高透膜、磨砂膜都試過。一般高透膜市場價單面是10塊錢,磨砂的是15塊錢。用差不多了就去換個,每次小販忽悠說,這個貴點兒的好,耐磨,其實筆者都是一頭霧水,因此抱著都差不多的心理,每次都挑最便宜的貼。
但周圍有不少朋友,貼個膜花個上百塊錢,特別是iPhone用戶說什麼那是原廠手機膜,所以要這麼貴。其實再后來,貼膜這個事兒吧就慢慢地淡了下來,特別是在從事了手機這行之后,個人更是覺得對於大部分的手機而言,其實手機貼膜是沒有必要的。為什麼這麼說呢?
事實上包括蘋果iPhone等在內的很多手機產品,廠家在設計之處就考慮到了屏幕在日常使用中會遇到劃傷、磨損等問題,因而在屏幕材質的選擇上都不會比較講究,如目前比較常見的康寧大猩猩鋼化玻璃,它具有耐磨防劃痕等特性,在正常使用情況下隻要稍加注意根本不會造成劃痕。
對於這一點兒,也是有理論依據的。有專家指出鋼化玻璃的硬度一般是6.5,而多數金屬的硬度是5.5(人的指甲硬度連3都不到),如果金屬鑰匙跟鋼化玻璃相摩擦的話,硬度更低的金屬鑰匙才容易“受傷”。因此,除非有人故意用尖銳物品去損害屏幕,日常使用的話,其實根本沒有必要給手機貼膜。
但話雖如此,有時候人的心理就是那樣,花點兒相對手機來說要便宜許多的小錢給手機貼個膜,哪怕就隻為了求個心理安慰也好,可以舍得!因此,可以說中國人已經阻止不了手機貼膜了,那就貼吧!可你知道手機膜的分類麼?這些價格不一的手機膜都有什麼區別呢?在實測之前,先來個小科普,看看目前市面上手機膜的分類吧!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