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领先的信息技术研究和顾问公司Gartner提出2015年对企业组织而言最重要的十大战略性技术趋势。
根据Gartner定义,战略性技术趋势即在未来三年内可能对企业组织带来重大影响的技术。构成重大影响的因素包括:极有可能颠覆现有的业务模式、最终用户使用习惯或IT结构,必须投入大量资金,或可能较慢才为市场采用的风险。这些技术还会影响企业组织的长期规划、方案与举措。
Gartner副总裁暨院士级分析师DavidCearley指出:“我们所预测的十大技术趋势,企业组织在进行战略规划时绝对不容忽视。企业不一定要用相同的速度采用并投资所有技术,而是应该在未来两年内就相关议题做出审慎决策。”
Cearley表示2015年十大趋势涵盖了三大主题:真实与虚拟世界的融合、实现智能无处不在的概念,以及技术对数字化商业转变所带来的影响。
2015年十大战略技术趋势包括:
无处不在的计算
随着移动设备日益普及,Gartner预测,未来会愈发重视如何满足移动用户在各种情境与环境下的需求,而非仅聚焦于设备本身。
Cearley指出:“计算环境不断扩大,涵盖范围除了消费电子产品,还有职场及公共场所的联网屏幕,现在连手机与可穿戴式设备都成为其中一部分。渐渐地,整个环境都必须因应移动用户的需求而有所变化。这将持续增加IT部门管理的困难,因其已无法控制用户端点设备。同时,也必须更注重用户体验的设计。
物联网
将各种事物数字化以便结合数据流与服务,就能创造出四种基本使用模式:管理、获利、运营和扩张。这四种基本模式可应用在四种“网络”中任意一种。企业不应限制自身,认为只有物联网(资产与机器)才具有利用这四种模式的潜力。举例来说,按次计费的模式可应用在资产(如工业设备)、服务(如按里程计费的保险)、人(如搬家工人)、地(如停车位)与系统(如云服务)。任何行业内的企业都能利用这四种模式。
3D打印
2015年全球3D打印机出货量可望增长98%,到2016年出货量更将翻倍。3D打印技术将在未来三年内达到临界点,因为相对低价的3D打印设备持续快速发展,工业应用范围亦显著扩展。新产业、生物与消费类应用将持续出现,证明3D打印是一项真实、可行且具有成本效益的方法,可通过改善设计、简化原型与短期生产来降低成本。
无所不在却又隐于无形的先进分析技术
随着嵌入式系统所产生的数据不断增加,分析技术将成为市场焦点,企业内外各种结构与非结构的数据都可以拿来分析。Cearley认为:“现在每一种应用程序都必须是一种分析应用程序。企业组织必须做到如何最好的过滤来自物联网、社交媒体以及可穿戴式设备的大量信息,再选择正确的时机将正确的信息传递给正确的对象。分析技术将无处不在,深植其中,却又隐于无形。”大数据仍将是这股趋势的推动者,但必须将重点转移至问题与答案方面,继而再考虑大数据。毕竟技术的价值在于答案,而非信息本身。
充分掌握情境的系统
无所不在的嵌入式智能与信息分析相结合,将催生出具备周遭环境感应与回应能力的系统。具备情境感知能力的安全防护正是这项全新技术的早期应用,不过,未来还会有其他应用问世。藉由了解使用者提出某项要求的背景环境,应用程序不仅能调整安全防护来应对,更能调整提供信息给使用者的方式,让日益复杂的计算世界得以大幅简化。
智能机器
环境感知技术加上深度的信息分析,为智能机器世界提供了所需的先决条件。这项基础集合了能让系统认识环境、自我学习以及自主行动的高级算法。自动驾驶汽车原型、智能机器人、虚拟私人助理以及智能顾问都是目前已经实现且未来将快速发展的领域,带领我们迈入机器助手的全新时代。智能机器的时代将是IT史上最大的变革。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