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人民网通信频道>>滚动新闻

智能腕带为啥叫好不叫座?

2014年09月10日08:56    来源:飞象网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智能腕带为啥叫好不叫座?

  自2012年谷歌眼镜问世以来,可穿戴智能设备概念瞬间刺痛了诸多同行的神经,整个13年和14前半段,大家沿着研发、交(chao)流(xi)、再研发、再交(chao)流(xi)的路径,整出了一箩筐各种各样的智能手表。等等,为什么是手表,不是说眼镜吗?噢,那玩意儿太难了,也不晓得好不好卖,还是整块表简单又实在,还有免费的安卓系统可以利用,就这样吧。既然整了手表,再整个手环,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搭配着卖准没跑偏。于是乎智能腕带率先被推到了可穿戴设备市场的最前沿。

  尽管智能腕带前景被寄予厚望,与不断升温的媒体报道相比,现阶段的市场表现却不尽人意。智能手表全球出货量从2012年的33万到2014年的50万,增长明显乏力。市场分析公司Canalys大胆推测2014年全球智能腕带设备出货量将超过800万部,其中智能手表将达到500万只。这种激进的推测是基于当前业内看到谷歌、英特尔、三星、苹果等大公司将于2014下半年集中发力该领域而做出的乐观判断,其能否实现则取决于厂商能否改变现阶段消费者的观望态度。

  是什么造成智能腕带设备叫好不叫座的消费现状?体验迄今已发布的智能表环产品,我们可以轻易发现三点问题:

  1、互补性功能不够酷

  当前智能腕带设备仍处于较低的智能化水准,且重叠了智能手机的部分功能,使得实用性、消费黏性更强的智能手机对其形成了强替代效应。事实上厂商们在设计之初便已意识到该问题,为了使该类产品未来能有一个相对独立的消费市场,在功能设计上尽量与其他智能设备形成互补,而不是相互替代。这一点我们从现阶段已发布的智能手表、手环产品功能上得以验证,比如通过网络连接手机,扩展手机上的功能;在没有手机的情况下最大可能地实现智能手机的通讯和查阅信息功能等等。

  尽管如此,消费者认为当前智能表环相对智能手机的功能互补性仍不够突出。如今智能手机已占据了消费者大量日常时间,多数用户能做到几乎24小时随身携带手机,在这种情况下智能腕带设备的互补性作用就显得相当微弱。

  2、创新性功能不够酷

  由于智能腕带设备屏小的局限性(多为1.4—1.8英寸),使得其对智能手机的互补作用亦非常有限,因此该类设备若想俘获消费者青睐,还须加强开发除互补性功能以外的创新性功能。目前智能腕带在移动健康领域有了新起点,借助传感器对用户进行全天候锻炼、睡眠、饮食等数据监测,从而有了新的卖点。尽管现今传感器技术发展已比较成熟,但智能腕带对其运用还处在比较低的水平,测个心率计个步,这样的功能对于大多数消费者而言显然缺乏吸引力。可穿戴设备之父不久前说的一句话“我不需要知道我现在的脉搏,它应当知道我今天过的怎么样”表露了对当前可穿戴设备智能化水平低下的不满。

  3、技术解决上不够酷

  技术处理上电池续航能力是最大硬伤,现行的智能腕带设备往往必须接受每天一冲(电)的事实,这让消费者对本缺乏实用性的智能表环更加产生弃之如敝履的心理。未来优化的腕带系统、更加省电的cpu、太阳能及无线充电技术或将解决此类问题。

  综上,消费者保持观望态度的主要原因是我们的智能腕带设备还不够酷,那什么才是够酷的智能表环?怎样的设计,什么样的功能才能冲垮用户抑制消费情绪的终极防线?我们不妨罗列几个有趣的技术:

  触控投影全息投影

  笔者一直坚信未来能够颠覆现有智能手机的必定是投影技术。看过《钢铁侠3》的朋友想必对片中可触控全息投影技术印象深刻,设想一下从小小的智能腕带中投出射线聚成可触控的光学平面(当然是全息的话就更好了),其效果将震撼以往所有的物理屏幕技术。在光热传感器的帮助下,用户通过悬空的手势控制光源系统从而实现全新的人机交互方式。这意味着智能腕带屏将不再局限于2英寸以内,其将突破手机屏甚至PC屏的设计局限,从而促成对整个操作系统及软件应用生态的完全洗牌,以往的许多智能产品都将面临被颠覆。假如该技术在未来得以实现,传统物理屏会退出历史舞台,人类进入真正的荧屏时代。

下一页
(责编:张歌、赵超)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