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社会上依然流传着大量的谣言,大多利用所谓科学真相蒙骗百姓,很多特别荒诞不稽,但依然欺骗了很多人。和过去的几年类似,食品安全相关的谣言依然是最受人们关注的,从“槟榔不致癌”到“快餐店的冰块比马桶脏”,从“转基因大豆致癌”到“自来水中有避孕药”,你相信过这些错误消息吗?在2013年即将过去之际,盘点年度十大谣言,为你拨开谣言的迷雾,让你更加了解真相。
【第十:Wi-Fi杀精】
谣言:阿根廷研究称笔记本Wi-Fi会降低男性精子活力。一条题为“Wi-Fi杀精于无形 精子DNA受损严重”的微博在网上疯传,该微博称:“无线上网期间散发的电磁辐射正是杀精的元凶!男士们注意了,珍爱生命,远离Wi-Fi。”
真相:首先,Wi-Fi无线上网使用的电磁波波段一般是2.4GHz到5GHz,和手机使用的射频电磁波波段比较接近(比手机使用的频率稍微高一些),属于非电离性辐射,主要是对人体组织的加热作用可能影响健康,需要比较大的强度才会造成伤害。
其次,这项实验中只是将体外的精液连续接受辐射4个小时,与体内精子接受Wi-Fi辐射的实际境况有所不同;实验中移动率下降,DNA片段化增多的那部分精子是否会对整个精子群体有明显影响也有待确定;此外实验样本只有二十几个,重复试验也未进行;对照组的设置也存在不合理的地方。
因此简单推论到人体,说笔记本Wi-Fi会降低男性精子活力,还为时过早,需要更多的研究验证。
科学界对于日常生活中这一类辐射的基本看法仍然是:“目前没有可信的证据可以证明微弱的射频信号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
无论笔记本电脑还是手机,他们的辐射值通常都在毫瓦每平方米这个水平上,远低于国际非电离性辐射委员会制定的安全上限——10瓦每平方米。
要特别注意的是,这个上限值只是一个以防万一的安全限制,并不是说超过这个值,就会生病,只是会有轻微的健康风险。
【第九:转基因饲料影响猪健康】
谣言:据《有机系统》杂志六月刊报告,科学家通过对168头猪为期22.7周的研究,发现转基因谷物喂养的猪患严重胃炎几率为33%,而非转基因饲料喂养的猪患病几率仅为12%;此外,转基因谷物喂养的猪子宫比非转基因饲料喂养的猪的子宫重25%。
真相:澳大利亚与新西兰食品标准局(FSANZ)在今年7月份就在其官网否定了这个实验结果。该研究发布的期刊是有机农场联盟提供的运营经费,专注于有机农业而非转基因生物,属于学术圈外的“野鸡”期刊。
实验中喂食的对照组设计有重大漏洞,非转基因的作物并不是用来制作转基因作物的亲本作物,意味着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区别不止这3个转入的基因。实验选择的是幼兽,正是个体发育差别大之时,幼崽生殖器官发育与个体遗传差异、孕期条件、出生时条件、后天条件都有关系,而饲料只是后天条件之一。
这个研究的统计方法有问题,按照作者的逻辑,同样的数据可以示转基因饲料有益于心脏和肝脏健康。
【第八:N95口罩最多使用半小时,否则可能对呼吸系统造成永久性损伤】
谣言:最近雾霾天气严重,很多人在讨论戴口罩,也有推荐N95作为对口罩略有了解的人,想说一下,N95口罩是工业防尘口罩,防PM2.5肯定没问题,但根据德国劳保条款,工人每次佩戴N95口罩不能超过半小时,半小时后必须摘下口罩正常呼吸半小时以上,否则有可能对呼吸系统造成永久性损伤。老人小孩不宜使用。
真相:在污染天气下,普通人使用颗粒物防护口罩来保护自己是必要的,安全性有赖于对口罩的正确选择和使用。
口罩的负面作用是不会提供氧气,相反不同程度地增大呼吸阻力,也就是说佩戴者需要费更多的力来实现气体交换,因此有人会觉得不适,呼吸肌薄弱或是心肺功能不好的老弱病残幼在是否佩戴口罩问题上也需要慎重,遵医嘱是个明智的做法。
其次,从这条消息提到的德国劳保规范的来看,当中写到“低于三公斤且无气阻的口罩对使用者造成的负担很小无需担忧健康风险”、“1类防护口罩每天使用不超过半小时”——这里的限制是对于使用者是否需要体检而限定的,而并没有说使用者超过半小时后会造成永久损伤。
在N95标准的老家,美国职业安全与健康监察署、美国疾控中心和美国国家职业安全健康研究所的相关使用指导中都没有找到人佩戴时间的限制,口罩本身的推荐更换时间和条件是有的。
【第七:电厂烟囱中排放的白烟是PM2.5的主要来源】
谣言:某环保组织微博:#追霾少年# 昨天下午两点半左右,携带PM2.5实时检测仪来到上海外高桥发电有限公司。 目测可见电厂三只大烟囱中,有两只正在喷着浓浓的白烟。PM2.5实施检测浓度150微克每平方米左右。
真相:电厂烟囱的白烟主要是湿法脱硫后携带的大量水蒸汽以及二氧化碳,这也是为什么夏天看烟囱是轻烟,另外还含有微量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及烟尘。现在的电厂都要上电除尘,脱硫、脱硝。
观测人员没有在烟囱口测,只是站在电厂外,此时测得的数据并不能代表电厂就是污染源。要检测烟中的污染物,应该到烟波着陆点。一般位于下风向的烟囱有效排出高度的10-20倍距离。
烟波着陆点的污染物浓度最高,而烟波着陆点与烟囱之间通常是没有污染物的。就其烟波形状来看的话,此地当时正处于最适合污染物扩散的气象条件下。这个时候烟波着陆点在好几公里之外了。
而且在同一天下午,陆家嘴金融中心的PM2.5在170微克每平方米左右,如果电厂的排放的白烟是PM2.5的主要来源,电厂附近的PM2.5浓度应该明显高于远离电厂的陆家嘴。
【第六:新生婴儿会对喝的第一口奶产生依赖性】
谣言:新生儿在医院喝“第一口奶”,背后暗藏金钱交易。企业贿赂医生护士,“白衣天使”在利诱下,强行给孩子喂多美滋奶粉,让新生儿产生依赖,排斥母乳!这可能影响孩子的免疫系统发育。
真相:如果调查属实,那么这种向新生婴儿强行推销配方奶粉的行为无疑是违法的。我国《母乳代用品销售管理办法》第十四条明确规定:“医疗卫生保健机构及其人员不得向孕妇和婴儿家庭宣传母乳代用品,不得将产品提供给孕妇和婴儿母亲。对无法进行母乳喂养的婴儿,应由医生指导其喂养方式。”
明令禁止医疗卫生保健机构向产妇推销、宣传奶粉产品,更别提直接在未征得家属同意的情况下喂给婴儿了。另外如果母亲真的由于自身的各种原因无法给孩子哺乳,也应该由监护人主动联系配方奶粉销售者,而不是由医院私自决定。
配方奶粉里并没有任何可以使人上瘾的物质基础,微博里提到的“产生依赖性”更是言过其实了。
关于婴儿喝配方奶粉以后排斥母乳的表现,有很多种可能,比较常见的是因为习惯了奶粉的味道后对母乳味道的变化和摄取方式的不适应,其实就是类似我们所说的“挑食”的情况,是可以较容易地纠正过来的,并没有严重拒绝母乳并产生很强烈的排斥反应的案例。
母乳是新生婴儿前6个月最理想的食物这一观点,已经得到了全世界所有医疗卫生机构的一致认可。目前,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最好能保证前6个月的纯母乳喂养(只喂母乳,无需添加其他任何食物和饮料,包括水),6个月之后可以逐步添加辅食,并同时保持母乳喂养直到2周岁甚至更久。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