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移動互聯網聯通用戶最后一道防線的必備武器,移動支付在所有互聯網企業眼裡都是一個暗藏巨大商機的領域。不管是迎合O2O模式的需要,還是因為看好“電子錢包”的用戶黏度,移動支付的美好前景早早就被互聯網巨頭們所斷定,因此早早地作出了各種布局。但是由於支付這個領域對安全性的要求極高,且需要跨界的金融體系支撐,所以移動支付即使吸引了幾乎所有的互聯網巨頭的參與,但在過去幾年中的發展並不理想。
不過隨著技術的進步,有關移動支付的應用創新依然層出不窮。進入2014年以來,不僅出現了面對面支付、掃碼支付、聲波支付等全新手段,支付市場的廣闊“錢”景還吸引到了微信這樣的社交巨頭、蘋果這樣的手機大佬的全情投入。那麼這一次,移動支付能夠大紅大紫嗎?
微信支付又能“刷卡”了
一直希望通過支付功能來實現O2O閉環的微信,在移動支付領域可謂是不遺余力。憑借著二維碼掃碼支付的功能,微信的便利支付方式吸引了大量的用戶將自己的銀行卡與微信進行了關聯,而超過6億的微信用戶,也讓移動支付確確實實地火了一把。然而在今年3月,央行下發緊急文件《中國人民銀行支付結算司關於暫停支付寶公司線下條碼(二維碼)支付等業務意見的函》,暫停支付寶、騰訊的虛擬信用卡產品,同時叫停的還有條碼(二維碼)支付等面對面支付服務,並要求支付寶、財付通將有關產品詳細介紹、管理制度、操作流程等情況上報,依靠二維碼支付的移動應用紛紛被叫停。
雖然簡單易用而且深入民心的二維碼支付被叫停,但是技術的發展給予了微信在移動支付方面更多的嘗試空間,日前微信就低調上線了“刷卡”功能。騰訊方面表示,微信“刷卡”功能處於試運營階段,會針對微信5.4以上版本用戶陸續開放。據南方日報記者了解,微信用戶通過“我”-“錢包”-“刷卡”,就可進入該功能,已綁卡開通微信支付的用戶可直接開通。開通后,用戶在消費結賬時向商家展示二維碼(或條碼),商家使用掃碼槍或攝像頭,即可快速掃描用戶的二維碼(或條碼)完成交易。
此外值得留意的是,根據微信的用戶協議,每筆小於300元的消費免密碼,每天10次免密﹔當訂單金額等於或大於300元,需要驗証支付密碼完成支付﹔當天滿10次免密次數后,后續每筆支付也都需要驗証支付密碼﹔若系統檢測到交易存在風險,為資金安全,需要輸入支付密碼驗証。商家掃描您手機的二維碼(或條碼)后,財付通根據從微信零錢賬戶或者銀行卡扣劃交易款項至商家賬戶。同時騰訊在該協議中規定,“任何通過您的手機或SIM卡發起的刷卡服務均視為您本人行為”。
蘋果支付這次要“硬來”
與微信低調地繼續嘗試移動支付的可行性相比,引領科技發展潮流的蘋果則在移動支付方面高調得讓人吃驚。在結束不久的蘋果發布會上,“蘋果支付”(Apple Pay)成為與萬眾矚目的iPhone 6和Apple Watch同樣據分量的內容向世人進行了發布和展示。
據介紹,Apple Pay使用了NFC天線、TouchID、 Passbook和被蘋果稱為“安全元素(Secure Element)”的產品。“整個過程是基於這個小小的塑料卡片,無論它是借記卡還是信用卡,”據蘋果CEO庫克介紹,“我們完全依賴於暴露的卡號和已經問世50多年、易被攻擊的磁條接口。我們也都知道,安全碼其實並不那麼安全。”據蘋果展示的視頻顯示,在Apple Pay支持下,一位女士將手機靠近一個感應器,同時用手觸碰相應的按鈕完成支付。此外,蘋果方面重點強調了Apple Pay對用戶隱私的保護。“蘋果不知道你買了什麼,你用什麼卡買了它,以及你花了多少錢。”庫克稱,支付時間到了,蘋果的目標是要取代你的錢包。
雖然“蘋果支付”(Apple Pay)才剛剛發布,但是其前景卻已經被不少行業人士一直看好,而蘋果的號召力也讓合作伙伴早已經躍躍欲試。據南方日報記者了解到,就在蘋果發布Apple Pay后,信用卡巨頭萬事達卡就馬上宣布其持卡人可以通過iPhone 6、iPhone 6 Plus以及Apple Watch等設備進行消費和交易。據悉,全新的iPhone 6、iPhone 6 Plus以及Apple Watch用戶可以通過“蘋果支付”使用項目參與銀行發行的萬事達卡信用卡及借記卡。在商店中,消費者可以通過使用iPhone輕觸非接觸式終端,並將手指按在Touch ID上,輕鬆進行交易授權以完成支付。對於應用程序(app)內的支付,消費者僅需點擊支付,並使用指紋或密碼進行授權,即可享受順暢的支付體驗,整個過程無需輸入卡號或離開當前的應用程序。
“軟硬兼施”有望撬動萬億市場
據Enfodesk易觀智庫發布的《中國非金融支付機構市場季度監測報告2014年第2季度》數據顯示,2014年第2季度中國非金融支付機構各類支付業務的總體交易規模達到7.26萬億,環比1季度增長1.8%。Enfodesk易觀智庫分析認為,未來互聯網理財將回歸閑置資金理財的本質,移動支付市場短期內將很難重現去年3季度到今年1季度期間的爆發式增長,未來移動支付的重心會放在構建創新支付場景上。
而微信和蘋果這樣的科技領域巨頭的不斷努力,也被看作是移動支付前景被看好的一大原因。易觀國際分析師李燁在接受南方日報記者採訪時就表示,微信錢包新增刷卡功能是微信支付深入線下支付市場的又一大進展。“在政策調整后,微信開始變主動掃碼為被動掃碼,並加入支付密碼,提高了支付的安全性。也可以看出掃碼支付技術手段,在政策調整后的發展方向。”李燁認為,微信支付“刷卡”功能可以很好地幫線下商家解決支付方面的問題。“線下超市、便利店這類排隊較多,而且是消費不高的場所。商家和用戶可以獲得更加快捷便利的支付體驗。微信具有極強的用戶關系管理功能,通過微信,用戶的信息流和資金流形成閉環,可以直接做CRM服務和客戶營銷。未來,微信希望通過智慧生活解決方案,提供支付結算、售后服務,社交推廣等整套閉環式的移動解決方案。”
相對於微信支付“接地氣”,蘋果基於NFC技術的Apple Pay支付服務則更加具有戰略意義。“蘋果支持NFC移動支付,勢必帶動更多的處於觀望態度的手機廠商積極支持NFC支付,對NFC產業鏈的完善起到了標杆性作用。”據李燁介紹,2013年國內三大運營商以及銀聯分別聯合銀行、公交、手機廠家、芯片廠家、平台廠家相繼推出基於NFC近場支付的手機錢包業務。三大運營商和銀聯合作的NFC支付,銀聯負責POS終端的改造,運營商負責協調上游手機廠商、芯片廠商對NFC功能的支持。銀聯在下游商家、終端改造以及轉接平台上有先天優勢。運營商在用戶數量、上游手機廠商、芯片廠商的把控上有優勢。“NFC產業鏈復雜,不管是銀聯還是運營商都很難獨立主導,利益博弈大,目前產業的推動較為遲緩。”
在支付方式上,李燁認為蘋果的硬來和微信的上碼都各具優勢。“NFC和以應用內、二維碼支付為代表的微信支付各有優點,應用內支付多為遠程購物和付款,二維碼和NFC多為面對面的近場支付。二維碼目前用戶接受度高,終端改造成本低,NFC支付更加快捷,但產業鏈復雜,改造成本高。蘋果支持NFC,會帶動NFC整個產業鏈的發展,但不意味著支付公司會對二維碼支付的布局放慢腳步。因為移動支付技術日益豐富,融合性加強,未來哪種支付方式成為主流很難預測,行業內的支付廠商都在對各種支付方式加強布局,做好兩手准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