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人民網通信頻道>>滾動新聞

移動電源多品牌"上黑榜" 虛標容量成潛規則

李光焱

2014年09月04日09:18    來源:廣州日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移動電源沒好貨?多品牌"上黑榜" 虛標容量成潛規則

  充電寶爆炸事件頻發,令不少用戶擔憂其安全性。

  智能手機成為城市人的日常必備品,但電池的續航性一直都是“硬傷”,這也讓充電寶“火熱”起來。(圖文無關)

  智能手機成為城市人的日常必備品,但電池的續航性一直都是“硬傷”,這也讓充電寶“火熱”起來。(圖文無關)

  移動電源沒好貨?多品牌“上黑榜”

  如同人手一部智能手機,移動電源(俗稱“充電寶”)如今也是人手皆有。不過,國家質檢總局近日一項關於移動電源的檢測結果則令大家嚇一跳——共採樣32批次、224件樣品,竟然全部存在質量風險——包括發生內部短路時起火、爆炸的風險。其中,小米、摩米士、品勝、飛毛腿等眾多知名品牌齊現榜單。今年3月,廣州地鐵內亦出現移動電源冒煙嚇跑乘客之事。

  移動電源,莫非真的是“移動炸彈”?其實,消費者大可不必為此驚慌,隻要了解移動電源構造、市場“潛規則”后,就能在購買、使用時擦亮眼睛,並能為手機、Pad等移動終端選擇合適的充電寶。同時,E天下也呼吁,產業鏈廠商加快手機電池技術提升,首先應大幅提升待機能力,其次是能快速充電。

  文、圖整理/記者 李光焱

  224件樣品無一合格

  據報道稱,國家質檢總局近期對市場上的移動電源展開檢測,一共採樣了32批次產品,每一批次選取7款樣品,一共224件樣品,檢測結果竟然發現這224件樣品全部不合格。國家質檢總局辦公廳副主任陸春明接受採訪時表示,這32個批次移動電源中,9個批次產品電芯重物沖擊測試不合格,存在發生內部短路時起火爆炸的風險﹔28個批次產品輸出電氣性能測試不合格,存在損害被充電設備的風險﹔20個批次產品外殼材料可燃性測試不合格,存在無法對電芯起火進行阻燃的風險﹔17批次產品存在容量虛標問題,包括小米在內多個品牌容量偏差超過50%。

  據記者了解,此次抽檢是依據電池的標准來檢測,原因是目前國內尚無針對移動電源的國家標准。今年5月,中國化學與物理電源行業協會發布的《USB接口類移動電源》乃協會推薦標准,並非強制性國家標准。

  此抽檢結果通過媒體報道后,僅小米公開回應稱“抽樣調查的小米移動電源是通過非小米官方及授權渠道購買”, 8月28日,國家質檢總局正式公布了之前曝光的虛報電池容量的小米電源的鑒定報告,確認了之前抽檢的5200mAh的“小米移動電源”為假貨。其他涉事廠商,未有公開回應。

  七八成產品採用18650電芯

  記者了解到,移動電源安全與否,第一要素是看電源電芯。目前常用的有18650電芯(電池的直徑為18mm,長度為65mm,0即圓柱體形)和聚合物電芯,即便是相同的電芯,最終產品亦不相同。“工藝、材料、流程等都有微小不同,因此最終生產出來的移動電源容量和質量都有差別。”日前,酷派手機配件產品線總經理張偉接受記者採訪時透露,包括“中華酷聯”以及小米等廠商,會嚴選電芯供應商、考察代工廠、嚴把品控關。

  記者走訪多家數碼賣場發現,從外觀看,18650電芯的產品頗多——厚重、形似圓柱體,價格從數十元到數百元不等。如小米和酷派的10400mAh的移動電源售價僅60余元。而聚合物電芯的移動電源則輕薄許多,最薄僅2~3mm,形似方塊。不過,其售價則較18650電芯產品要貴20%以上,甚至翻倍。

  據業內人士李書濤介紹,18650電芯的產品大規模上量后可以做得便宜,目前線上線下的移動電源70%~80%都採用該電芯。張偉坦言,18650電芯的移動電源多採用鋼殼包裝,如果產品質量不過關,則可能出現爆炸危險。聚合物電芯產品最大的危險則是漏液、短路、鼓包,最多冒出小火花,安全風險更小一些。

  據張偉介紹,知名大品牌多按照手機電池的標准來要求移動電源。而且,手機的“滾桶”跌落測試,亦用於移動電源,“通過測試,無論何種電芯的移動電源,都算安全”。

  容量轉換超70%算不錯

  同時,容量虛標是消費者關注的一大重點——為何標稱7500mAh的移動電源,無法給iPhone 5S(電池容量約1500mAh)充電5次?事實上,這是移動電源行業的“潛規則”。小米在回應中稱,移動電源上標示的容量是電芯的額定容量,而並非實際輸出容量,意指這是行業“通行規則”。

  對此,張偉向記者承認,因為無統一標准可循,因此移動電源都按照電池容量來標稱,“如果我一家按照輸入容量來標,消費者會以為是我們的質量、技術不達標。”

  據他介紹,容量有兩個轉換率。首先是電壓轉換率,同電壓無法充電,如3.7v、10400mAh的移動電源,在轉換為5v電壓、充電時的輸出容量約為7000mAh~8000mAh。另一個是充放電時的電路轉換率,有廠商稱自家轉換率為90%,則指后者。“兩個轉換率共同作用下,移動電源的輸入容量就僅為標稱容量的70%了。”張偉稱。也就是說,現市面上的移動電源號稱轉換效率高達90%,卻是電路轉換率而非將電池容量轉換為輸出容量。

  對此,李書濤表示,即便國家質檢總局,在測試移動電源時,也中了“潛規則”的招。一般而言,10400mAh的移動電源,能給iPhone 5S完全充電4次,已是相當不錯的表現。

  “沒有國家標准,廠商都有虛報嫌疑,因此造成誤解並不奇怪。但消費者也不必談移動電源色變,以為市場上就沒有安全、可用的產品了。”他說。

  移動電源怎麼用更安全?

  既然18650電芯的移動電源幾乎“壟斷”了市場,消費者該怎麼用才安全呢?據從事移動電源研發工作的曾勇介紹,移動電源對物理性的沖擊和溫度最為敏感。廣州高溫下,用戶不要將移動電源放在車裡。在暴晒之下,車內空間溫度會很快升高到70℃以上。移動電源的充電環境是0℃~45℃,放電環境是零下20℃~零上60℃。長時間在車內高溫環境下,易導致移動電源起火、燃燒。

  另外,亦要避免用重物或尖銳的金屬物撞擊、戳弄移動電源。而且,若在充電時移動電源發熱、發燙,請不要使用。充電結束后,應即時關閉移動電源(目前市場上有電源在不工作狀態8秒后即自動關閉)。

  張偉則介紹,消費者應該在正規渠道購買移動電源,比如廠商在京東、天貓的旗艦店以及廠商自己的網上商城等,確保正品行貨。

(責編:張歌、趙超)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