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人民网通信频道>>滚动新闻

从微信的发展现状看即时通讯类应用的出路

2014年08月14日14:05    来源:中国新闻热线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从微信的发展现状看即时通讯类应用的出路

  最近,腾讯微博事业部撤销,标志着腾讯彻底放弃了微博战场的角逐,外界猜测,腾讯可能是打算把精力主要放在微信市场。事实上,腾讯并不是第一个放弃微博的,2013年网易和中国电信合力高调推出“易信”后,大家就知道,网易不玩微博了,掉过头开始和微信PK。

  不得不说,微信的诞生奠定了腾讯在互联网通讯行业的江湖地位。微信刚出生时,其免费短信、语音消息、界面亲切、操作简单的特点再加上腾讯庞大的群众基 础,不费吹灰之力就紧紧抓住了用户的心,并且获得一致好评。从微信这几年的发展来看,不能说腾讯被幸福砸昏了头,但至少是有点晕乎的:微信从一个比较单纯 的即时通讯应用变成了一个功能越来越多也越来越杂的社交平台,整体感觉越来越像“萌版QQ”。

  可并不是所有的萌物都那么讨人喜欢,用久了之后微信的弊端也渐渐显现,比如其并非绝对的即时性:收发信息双方必须是微信好友并且登陆状态下才能使用;语音留言在嘈杂的环境下也并不适用,朋友圈持续不断的更新提醒和订阅号服务号推出的冗余信息也让人忍无可忍。

  比如微信推出的财付通支付平台、嘀嘀打车、京东购物,到现在的各种小游戏、五花八门的“红包活动”以及“分享有奖”等等,微信从重社交轻内容走向了社交与内容齐飞的局面。

  微信的出现成功狙击了三大运营商一统天下的局面,资费套餐一降再降,流量一增再增,中国电信和网易合作的“易信”表明了运营商进军互联网行业的决心,很 显然,这是冲着微信来的,与此同时还有一大波免费的即时通讯应用也想在微信一家独大的市场环境下分得一杯羹,比如国内流行的手机APP:爱聊、回见、有 信,还有 “从良”的陌陌,来往等等,一时间互联网大佬和屌丝们都意识到即时通讯应用市场是一片广阔的海洋。

  作为“山寨文化”发祥地的 中国,模仿抄袭从来都不是问题,仿品甚至能超过正品,在互联网行业也是一样,以微信为模板,产生了大量的即时通讯应用,微信有的功能他们都有,甚至青出于 蓝而胜于蓝。就拿爱聊举例,爱聊除了免费电话功能以外,就是微信和陌陌的组合变异,熟人社交和陌生人社交以及恋爱交友齐头并进,还有装应用送聊豆、特权服 务等;此外,sky电话、有信、易信这类通讯软件或多或少的在功能方面和微信有重叠,而且在社交方面的侧重点并不明显,内容繁杂、分享渠道多,相较之下反 而弱化了即时通讯的功能,而且层出不穷的活动和省钱套餐也给用户带来困惑:说好的免费呢?

  很显然,通讯类应用在研发上很大程度上参考了 互联网男神腾讯,在功能上恨不能将通讯、社交、购物、游戏、银行、公交等都囊括其中,但反响却并不十分理想,毕竟,不是谁都能够挑战腾讯产品的用户黏性 的,腾讯微博做不下去可以不做,嘀嘀打车可以砸十几亿打广告,因为腾讯输得起,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况且腾讯的脚步从未放慢,一直野心勃勃地在一线拼杀。想 在通讯应用类的行业里存活,仅靠模仿很难走的更远。自媒体时代,想抓住用户的眼球难,抓住用户的心更难,就目前的发展趋势来看,即时通讯类型应用的发展方 向依然是通讯本身。

  通信功能专业化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功能简单的应用也许会更受用户青睐。简洁意味着更强的针对性,比如社交就是社交、通讯就只做通讯,将社交和内容分开。例如 上文提到的回见,主推视频通话,只做熟人间的通讯,没有“XX圈”这种交互分享的社交应用,操作便捷、界面简单,典型的重功能、轻内容。这类应用在技术方 面会更加重视功能的纵深性发展,针对某个功能不断地优化,比如语音的保真度提高、通话延时的缩短、视频的流畅度和清晰度会有更高的要求。

  个性化私人定制和虚拟周边

  虽然《私人订制》这部电影评价不高,但是“私人订制”这个概念却深得人心——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是独一无二的,渴望被关注、被重视。所以市面上同一款产品总会出现不同的品牌,虽然其中的差别只是一点点,但消费者依旧会有自己的消费偏好。

  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虚拟商品市场这么繁荣,用户愿意花钱买会员装点自己的QQshow、下载更多的QQ表情、享有更多的福利和权限,或者玩游戏有更多的装备,因为人需要精神享受,需要通过不同的方式表现自己与众不同的个性。

  以回见为例,其添置了两个有趣的功能:闹钟短信和阅后即焚。比如“闹钟短信”除了用于提醒备忘,还能发送定时祝贺语给对方惊喜;“阅后即焚”的娱乐性更 强,发送的内容让对方阅读后就立马消失;还有Line,除了免费语音通话功能,其各种五花八门的表情也很知名;事实上,以后这种看似无用但是有趣的功能会 有更好的发展前景,因为枯燥高压的快节奏生活只会让人们更希望通过轻松有趣的事物来缓解紧张的情绪。

  更强的实时性

  微信虽然号称即时通讯应用,但也并不是绝对的。对此文章开头已经提到,相比之下爱聊、微话、回见这类通讯应用要更为实时,通过采用手机号码作为注册 ID,直接将应用与用户手机号绑定,将用户从记录繁琐的账号和密码中解救出来,在有网络的环境下,直接拨打对方手机号码就能进行免费语音通话或者视频通 话,在网络较好的情况下几乎可以取代系统电话和短信。在进入4G时代后,网络的覆盖率更广、网速更快,这类专业化应用的发展前途极有可能成为主流。

  8月13日,《人民日报》刊登了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的“微信十条”。标志着微信公众号要进行一次“大扫除”,对于微信用户而言这既是好消息也是坏 消息,好消息是垃圾信息、“鸡汤文”和广告会减少许多,坏消息则是:互信办这么做,会不会影响到言论自由呢?不管结局如何,微信订阅号接下来都要在内容方 面多操点心,毕竟“内容为王”在任何时候都不会过时。至于以后微信会不会在内容和社交两方面的侧重点有所调整,还有待观瞻,但这也能够给其他的应用开发商 做个参考,贪多嚼不烂,专业过硬最要紧。

(责编:张歌、赵超)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