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歲末年關的到來,2015年低端智能機新版圖爭奪戰提前開戰。日前,三星電子宣布推出主打年輕人市場的GALAXY A系列智能手機,其中,Galaxy A5售價僅約為2599元。業內人士表示,此次三星的年輕系列價格雖未低至千元,但借機搶佔中低端市場份額意圖凸顯。
前有蘋果不斷施壓,后有華為、小米等國產手機廠商圍追堵截,三星這兩年的日子並不好過,在這之前,三星穩坐過全球智能手機霸主的寶座。市場存在巨大的變數,如其高管所言“有時候我們試著嘗試靈活的計劃,ABCD都是選擇。”不過,從此次發布的終端看策略,以低性價比終端對戰蒸蒸日上的國產手機恐怕難言樂觀。
內外交困,三星降價求變
曾經穩坐全球智能手機霸主地位的三星,正遭遇內外交困局面。從最新發布的第三季度財報來看,三星營收47.4萬億韓元,同比下滑19.7%﹔淨利潤4.2萬億韓元,同比下滑48.8%。收入、利潤均創2012年以來最低紀錄。而根據IDC報告顯示,今年前三季度,三星智能手機全球市場份額分別減少1.7%、7.1%、8.7%。
尤其今年Q2,三星陸續丟失了中國、印度兩個全球最大智能手機市場的第一份額。根據Canalys、Counterpoint兩家調查公司發布的報告顯示,今年Q2,三星在國內市場份額12%,僅排名第二﹔在印度,三星市場份額佔比14.4,排名第二,印度本土品牌Micromax以16.6%的市場份額首次奪得第一寶座。而在去年Q3,三星在中國市場份額接近20%,如今的市場份額萎縮了接近50%。
在經歷了連續季度利潤下滑的慘敗之后,三星將如何改變?之前,《華爾街日報》報道稱,三星調整中國市場策略可能對手機進行降價,將把現有手機價格下調最多20%,同時針對新興市場推出新機型。英國路透社也指出,三星為挽救目前中國市場的尷尬局面,將會准備整合旗下低端產品,以高配置低價格的方式與小米、華為、聯想等中國本土手機廠商展開正面競爭,搶奪中國市場有限的市場份額。
此次主打年輕人市場的GALAXY A系列智能手機,果不其然降至2000多元價位,但市場早已分析出的降價策略似乎也反映出三星對於市場策略的不免落入俗套。而且該終端雖然與Galaxy Alpha一樣採用了金屬邊框設計,機身也超薄,但是2599元定價在中國市場還是有些偏高,而且Galaxy A5國行還出現延遲上市的情況,前景恐怕不太樂觀。
創新不足多方夾擊,導致優勢難續
分析三星發展之路,在智能手機浪潮來臨之后,三星憑借GALAXY S2、NOTE 1兩款手機迅速崛起,並開始稱霸全球智能手機市場。
不過,三星成功因素是大屏幕,但稱霸的基礎卻是其強大的終端產業鏈。在業內專家老杳看來,三星在屏幕、Memory芯片、制造工藝等領域的基礎讓人望塵莫及。“AMOLED面板,在三星稱霸智能手機的過程中居功至偉。”老杳認為,“AMOLED屏幕更柔和、更炫,配合大屏幕,迅速打開歐美市場,取代了HTC等競爭對手。”
然而,成也蕭何敗也蕭何。這個最傲嬌的優勢正在被削弱,從全球范圍看,智能手機市場的快速崛起吸引了全球目光,隨之而來的LED工藝提升,供應商增加,以及高通、聯發科推出的集成芯片,都推動了全球智能手機產業鏈迅速成熟,幫助眾多廠商縮小了芯片處理器上與三星的差距。
同時,在某種意義上,三星電子自身還面臨了創新乏力的挑戰。三星雖然是大屏智能手機的推動者,之前幾款旗艦手機,卻均被指創新力度過小,無法拉動購買欲望。最近,有消息稱三星准備調整下一代旗艦手機S6的設計思路,但從提前披露的配置信息顯示,S6和以往版本並無本質區別。據傳言稱,S6將採用5.5英寸屏幕,分辨率為1440×2560,採用64位八核處理器,2000萬象素的后置攝像頭。在屏幕顯示上,將超過蘋果的iPhone 6 Plus,但是在處理器性能上,尚不及蘋果的A8。
此外,從手機屏幕尺寸看,三星電子的選項十分有限,因為他們必須把更大的尺寸留給Note系列手機,S系列已經不能再大,換言之,三星S旗艦手機的尺寸,已經沒有大幅擴大的空間。
一系列的現實因素,導致三星難以在產業鏈、產品等方面擁有壓倒性優勢,品牌不足以支撐高溢價,份額隨之下滑。
“低配高價”對應“高配低價”,恐遭狙擊
總體來看,三星在高端領域受到蘋果大屏手機的沖擊,大屏優勢被削弱﹔在中低端手機領域,由於長期的忽視,導致以中華酷聯小米為代表的國產手機快速崛起,市場正在快速被國產手機企業搶走。用正在遭受前所未有的困難來形容似乎並不為過。
那麼,此次高調祭出的中低端策略能否救市?答案並不樂觀。例如與三星A5比較,小米4雖然厚度較大,但是它的處理器速度更大,性價比更強。“低配高價”對應國產手機的“高配低價”,有點以卵擊石之意。不過,三星若能正視自身的品牌價值縮水與配置處於劣勢的事實,價格調整至與其產品本身符合的價位,同時針對低端手機在工藝設計上進行微創新也是當前可行的市場策略。
另一方面,三星電子實際是依靠銷量成為全球智能手機的第一名。這也導致其隨著智能手機市場的逐漸成熟,在操作系統、應用軟件、數字內容等“軟實力”上的薄弱日益顯現。例如在谷歌和蘋果APP商店的排行榜中,人們幾乎看不到三星電子的影子,軟件上的實力薄弱,可見一斑。
因此,如GlobalEquities Research公司分析師查德赫利所表示的,人們根據硬件配置來購買智能手機的時代,已一去不復返了,三星如果不想成為下一個黑莓和諾基亞,需要做的不僅僅是硬件配置的升級,三星必須從更廣闊的視角來考慮硬件配置,尤其需要把焦點放在軟件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