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餐無限還是“套路”無限?用戶呼喚通信運營商多些誠意

用著免流量軟件,卻被收取流量費﹔刷著“無限”流量,卻被降速斷網……眾多通信套餐潮水般襲來,在為用戶帶來實惠的同時,卻設置多重障礙考驗用戶的洞察力和判斷力。不少用戶感慨:“數學不好的人用不上最實惠的套餐。”
彈幕、廣告另計費 定向流量常“跑偏”
近期,大量定向免流量套餐稱使用特定APP可以不收流量費,但種種限制讓用戶一不留神就被收費。
以頗受年輕用戶歡迎的騰訊大王卡為例,其產品介紹稱包含微信、QQ等百余款免流量應用,花19元月租費即可在全國范圍內使用。
“真正使用后發現,想隻用定向流量軟件不花額外流量費是不可能實現的。”用戶楊辰宇說。
據了解,大王卡的專屬流量范圍雖然包含斗魚APP,但隻有觀看直播和播放視頻的流量可免費,觀看視頻內的彈幕、評論以及進行語音連線等都不免費﹔類似的阿裡魚卡,優酷視頻屬於定向流量服務范圍,但客戶端內第三方廣告以及下載、上傳視頻等的流量都不免費。
楊辰宇在斗魚客戶端觀看了一段10分鐘左右的高清直播,並未進行其他操作,套餐內免費流量增長了80MB,而套餐外收費流量也增長了3MB左右。
按規定,阿裡魚卡每日2元800MB全國流量,騰訊大王卡每日1元800MB全國流量,超出的流量以日租形式收費,流量均不可結轉。
“這樣算下來,每月費用最少需49元,還有另算的語音和短信費。”楊辰宇說。
考眼力拼智力 選對套餐不容易
達量限速是通行做法,辦理時工作人員一般會告知用戶流量上限。但在大部分宣傳單與海報上,“隨意用”“無限量”等字眼還是可能誤導消費者。
記者在某運營商官網上看到,月費為238元的“任我用”套餐介紹清晰地寫著“國內流量:隨意用”。消費者隻有仔細閱讀下方說明才能看到,當月國內流量達15GB后會被限速,網速將不高於1Mbps﹔第一年優惠期結束后到了10GB就會被限速。
![]() |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