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人民網通信頻道

套餐無限還是“套路”無限?用戶呼喚通信運營商多些誠意【2】

何曦悅
2018年05月18日08:38 | 來源:新華社
小字號
原標題:套餐無限還是“套路”無限?用戶呼喚通信運營商多些誠意

  與之類似,定向流量套餐也都將免流應用的名稱放在顯眼位置。“任性免流享不停”“超100款應用免流”等廣告語格外醒目,但在產品介紹乃至資費詳情界面,無法找到詳細說明,用戶需要點開兩至三個鏈接才能看到哪些內容不免流。

  就算用戶對於套餐內容和限制已全部了然於胸,不同套餐的上限值高低不同、限速后的實際網絡速度過低等問題仍會影響體驗。

  例如,各類定向免流產品通常規定,流量達40GB后暫停當月上網功能,但這40GB中包含所有免流軟件的使用量,對於大量觀看高清、超清視頻的用戶可能仍然不夠。而不少“無限”流量套餐限速后網速僅為1Mbps,雖然理論上最高可達每秒128KB,但不少用戶反映,實際使用速度遠低於此,有時圖片都難以加載。

  記者近日走訪上海多家通信營業廳,說明要辦理新套餐並且每月流量使用大約2-3GB,工作人員基本都推薦“無限”流量或定向免流套餐,表示“這種最劃算”。

  專家提示,雖然總體來看這些套餐單位流量費用低不少,但用戶要根據實際情況選擇,避免一味追求“無限”。

  工信部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12月,手機用戶平均接入流量為每月每戶2752MB(約2.7GB)。

  “大量用戶每月流量都不足1GB,辦理有限流量套餐更為實惠,或者辦理帶有多張副卡的家庭式‘無限’流量套餐。”獨立電信分析師付亮說。

  贏取用戶還需更多誠意和新意

  “視頻流量雖然看上去量大,但實際佔用網絡時間短,帶來壓力小,深受運營商青睞﹔而視頻網站的彈幕、圖片等會不斷佔用網絡資源,因此對這部分內容不免流。”付亮說,運營商正是通過部分內容不免流以及日租收費形式保証營收。

  整體來看,用戶的確在種種套餐中獲得了實惠。根據工信部公布的數據,2018年1-3月移動互聯網累計流量達112億GB,同比增長192%,但3家基礎電信企業移動數據及移動互聯網業務收入同比僅增長15.2%,實際流量單價大幅下降。

  但當前大量優惠套餐內容雷同,呈現“復制粘貼”模式,難免帶來低價競爭的不良趨勢。

(責編:趙超、楊虞波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