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人民網通信頻道>>滾動新聞

國產手機難逃市場桎梏 突破性創新是關鍵

2014年01月06日13:42    來源:人民郵電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國產手機難逃市場桎梏 突破性創新是關鍵

  2012年以來,國產手機品牌抓住時代的機遇,通過機海戰術、捆綁消費、超高性價比等策略快速搶佔市場,取得了不錯的成績。據統計,國產手機在國內智能機市場的份額接近80%,處於絕對主導地位,同時在全球市場的份額也上升至20%,“中華酷聯”更是躋身全球前十。

  但不可否認的是,國產手機的品牌認可度依然不高。三四百元的超低廉價格、核心部件和做工難以令人滿意、覆蓋中低端市場,是人們對國產手機的刻板印象。提到手機中的“高大上”,大家第一反應還是蘋果、三星等國際品牌。在銷量和市場份額不斷增加的同時,國產手機卻不得不面對利潤越來越少的尷尬。據國外媒體報道,蘋果和三星兩家幾乎佔據了全球手機產業鏈中99%的利潤。蘋果新品5S/5C發布之后,一度低迷的銷量轉而直線上升,其品牌認可度可見一斑,讓國內品牌難以望其項背。

  為了擺脫低端的形象,國產品牌早已有意向高端邁進,進軍國際市場。早在2011年,OPPO就重金邀請萊昂納多作為形象代言人。除了中興聯手NBA火箭隊、華為贊助德甲多特蒙德之外,聯想也簽下NBA巨星科比作為旗艦智能手機K900的形象代言人。

  然而,大量的宣傳投入卻沒有帶來形象上的提升和銷量上的突破。近3000元的售價放在國產機身上還是讓消費者難以接受。一家網站的調查數據說明了國產手機難甩低端形象的尷尬局面:在近20萬人參加的調查裡,34.7%的用戶認為可以接受1001元∼1500元價位的國產品牌手機,32.8%的用戶願意接受1501元∼2000元價位的國產品牌手機,兩者加起來高達67.5%。

  提升產品的性價比是國產品牌的另一大策略。小米手機就以其精准的銷售群體定位,超高的性價比,豐富的產品文化贏得了大批忠實粉絲。雖然還稱不上高端,不過在中端市場上也算是獨樹一幟。有成功先例,就有大批跟隨者。紛紛效仿導致價格競爭進一步加劇,利潤進一步壓縮。收益少,用於再研發的成本就越少,就越難擺脫低端命運,惡性循環由此產生。

  由此可以發現,國產品牌一直被桎梏在利潤微薄的中低端手機市場,並且是同室操戈,相互牽制。對於高端市場沒有能力甚至是沒有意識去競爭。在智能手機同質化現象日趨嚴重的情況下,如果只是簡單的模仿加上低價格,不注重利潤和品牌的提升,必將會被國際品牌所淘汰。

  筆者認為,國產手機要想在高端市場上有所建樹,必須做到兩點:

  其一,突破性的創新。隻有掌握了關鍵技術,才能真正掌握話語權。技術實力才是“高大上”的品牌形象形成的最強力的支撐,為什麼三星、蘋果能夠屹立在高端品牌,能夠掌控整個手機產業鏈獲取大部分的利潤,一切的關鍵還是在於技術實力。缺乏技術的手機廠商,隻能淪為跟隨者、陪襯者。

  其二,極致的用戶體驗。產品如何必須是由用戶說了算。產品的設計、宣傳、應用、銷售、售后服務等環節都要讓用戶有極致的體驗感受,真正感受到產品的魅力所在,這樣才會有助於形成自身良好的品牌形象。

  隨著4G牌照的發放,國產品牌又迎來了一次彎道超車的重大機遇,是繼續做個跟隨者,爭搶低端市場的微薄利潤,最終走向消亡,還是加緊修煉,突破核心技術力爭成為“高大上”。在這裡,隻能說“載舟覆舟,所宜深慎。”

(來源:人民郵電報)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