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融合通信冲击微信是误读--人民网通信频道--人民网
人民网

评论:融合通信冲击微信是误读

2014年12月21日13:02    来源:信息时报     手机看新闻

  此前一直传闻的“融合通讯”终于落地。在今天开幕的中国移动全球合作伙伴大会上,中国移动正式发布“融合通信”业务,将原有手机内“通话”、“消息”、“通信录”三个基础通信入口,升级为“新通话”、“新消息”、“新联系”。

  本次大会上首发配备融合通信的中移动自主品牌手机,预计到明年一季度左右发货。三星、华为、酷派、索尼、中兴、联想等主流终端厂商将围绕功能,与中国移动开展合作。

  很多用户均认为融合通信的推出,将冲击微信等OTT业务,但笔者认为,这实际上只是一种误读。

  首先,运营商的融合通信并不是一种“业务”,而是一种技术。所为融合通信,归根究底就是VoLTE技术,将包括“语音”和“数据流量”全部数据化。日后,2G网络将会逐步淘汰,只剩下4G网络。在技术面前,是人人平等的。微信等产品很可能会更多地获益于技术进步,而不是相反。

  其次,微信早已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通信类工具。如果微信只是一个低收费(走流量)的通信工具,那么早已有一大堆产品超过了它。比如中国电信和网易合作的易信,甚至送出大笔的电话费去撬微信的用户,最终结果却是微信和易信同时被使用而已。

  在“微信朋友圈”上,数以亿计的用户每天日以继夜地将自己的文字、相片甚至视频上载到微信上。每天刷朋友圈,在朋友群中聊天、分享,运营商为何要去压制能不断为自己带来源源不断流量收入的这么一个“生态圈”? 既损人又不利己。

  潘敬文

  在“微信朋友圈”上,数以亿计的用户每天日以继夜地将自己的文字、相片甚至视频上载到微信上。每天刷朋友圈,在朋友群中聊天、分享,运营商为何要去压制能不断为自己带来源源不断流量收入的这么一个“生态圈”? 既损人又不利己。

(责编:张歌、赵超)

手机读报,精彩随身,移动用户发送到RMRB到10658000,订阅人民日报手机报。
浏览过此新闻的网友还阅读了以下新闻
  • 通信热闻
  • 精彩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