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芯"而論 淺談數碼相機傳感器進化史
“芯”,指的是物體的中心部分,也可以指物體的核心,比如“芯片”﹔對於數碼相機來說,最核心的部分自然是相機的傳感器。相機行業發展已有百余年,但數碼相機出現不過三四十年,而真正進入民用領域僅有二十余年。但是這二十年,憑借著微電子技術的快速發展,不管是相機傳感器還是相機處理器都經歷了飛速的發展,特別是相機傳感器部分。從濕板到正片再到負片,每一次進步都需要幾十年甚至更長時間,但是從CCD到CMOS不過二十余年時間。究竟數碼相機是如何進化的,畫幅真的是從小到大嗎,今天我們就來簡單聊一聊數碼相機的“芯”歷史。
·從全畫幅起家 再重新回歸全畫幅
數碼相機發展時間雖然短,但是對於大部分消費者來說,接觸數碼單反或者數碼無反其實也不會有太多年頭,真要說2000年左右的事情,如果您還歷歷在目那麼您一定是暴露了年齡了。很多朋友都有一個錯誤的認知,數碼相機的畫幅是從小到大發展的,從這10年看的確不錯,大家從APS-C開始到全畫幅,從1/2.3英寸卡片機再到1英寸。但是從整個發展尺度來看,數碼相機的畫幅,是由小到大,再到小,現階段再次變大的過程。
傳感器畫幅大小,經歷了從小到大,再到小,然后再到大的過程
最初的數碼相機,可以追溯到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第一台數碼相機產自柯達,僅僅可以拍攝8萬像素的黑白圖象,僅僅是一個試驗品,第一台真正意義的數碼相機誕生於1981年,說出來可能不信,這台數碼相機是索尼生產的,型號為Mavica。
世界上第一台數碼相機是柯達的試驗品,像素隻有8萬像素
之后的近20年,出現了諸多數碼相機的試驗品,也包括了蘋果的Quick Take 100。富士,尼康,柯達,卡西歐,索尼,理光,佳能等等都在這段時間推出了嘗試性的產品,這一階段,大家的產品長的千奇百怪,存儲介質也是五花八門,從CF卡到硬盤到卡帶,或者是3.5英寸軟盤,無奇不有。
之后二十余年涉及數碼相機的廠商非常多,產品更是五花八門,圖為蘋果QuickTake 100
不過在這20年內,民用數碼相機都是以家用機的形式出現,雖然長的千奇百怪,但是用現在的話說,無非就是卡片機。直到1991年柯達推出了首款數碼單反相機,型號為DSC-100,搭載一枚14.3×9mm(大概跟現在1英寸畫幅差不多)的CCD傳感器,像素為130萬像素,這是現代數碼相機的鼻祖。但是直到2000年前后,佳能和尼康才推出真正意義的自產數碼單反。
第一台數碼單反是柯達DSC-100是用尼康F3為基礎設計的,傳感器不過現在1英寸相機大小
第一台數碼相機的畫幅,在現在看也就是個卡片機,在當時來看由於高昂的售價和復雜的存儲,也沒有引起太大的轟動。在1999年佳能推出了第一款數碼單反D2000,而尼康則是在2000年推出了D1,也都是採用APS-C或者更小畫幅。但是2001年,康泰時推出了第一台全畫幅數碼單反相機 N DIGITAL,第一次把數碼全畫幅這個概念呈現在了人們眼前。可惜的是,由於CCD工藝復雜,制作全畫幅幾乎是天工之作,因此康泰時N DIGITAL不僅售價極高而且供貨稀少跳票多月,最后也落得了不了了之的下場。
2001年康泰時推出了N DIGITAL這款全畫幅,但是結局並不好
其實從康泰時N DIGITAL開始,數碼相機實現了第一輪的循環,從小畫幅到全畫幅的過程。但是康泰時N DIGITAL的悲慘結局,並沒有讓所有廠商對於全畫幅都充滿信心。這也導致了第二個過程,就是很多嘗試了全畫幅原型機的廠商重新回歸小底,包括柯達、尼康、富士等等。
本文屬於原創文章,如若轉載,請注明來源:從"芯"而論 淺談數碼相機傳感器進化史http://dcdv.zol.com.cn/651/6517270.html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