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芯"而論 淺談數碼相機傳感器進化史【5】
·未來盡是變數 但全畫幅仍是主流
我們聊了這麼久,說的都是專業相機,從單反到如今無反,大部分機型都是高端機型,即便是入門款,售價也在數千元。我們無法預測長久的未來,相機會以何種形態出現,但是在暫時的三年五年的范圍內,我們還是可以對數碼相機領域做出較為精准的判斷。
現在來看,中畫幅這兩年發展迅速,但是要是進入大眾市場,還為時太早
在未來,從畫幅領域來說,更大畫幅依然是更吃香。但是中畫幅的普及必然是緩慢的,不會像當年全畫幅代替APS-C一樣來的這麼快。因為全畫幅替代APS-C,相機的體積和重量在本質上沒有變化,但是中畫幅由於畫幅尺寸、法蘭距等等諸多因素,即便是富士GFX、哈蘇X1D等等,體積和售價依然昂貴,而且更新周期長,不會再五年十年內替代全畫幅產品。因此現階段,相機畫幅依然朝著全畫幅方向發展,這是必然的。
全畫幅在未來很長時間,依然是主流
另一方面,雖然相機在朝著全畫幅發展,但是如今畫質的需求已經並不過於強烈。2400萬像素的APS-C畫幅對於家用來說不僅夠用而且綽綽有余。因此相機發展正朝著另一個方向發展,那就是視頻化。從2008年佳能5D2推出全高清視頻到如今,相機視頻發展飛速,4K已經基本普及,未來的視頻發展,將會想著更高幀率更高碼流發展,從這個維度來說,M43這些小底相機,有著逆勢追上的潛質。
對於家用來說,如今的新機器基本都夠用
從根本來說,如今的相機競爭已經陷入白熱化。廠商的競爭早已過了靠技術吸引消費者的時代,大家拼的是相機的綜合配套服務,從相機到鏡頭,從拍照到視頻,從產品到銷售。從這個層面來說,或許在未來,真正高速發展的,或許是無反相機,是APS-C/M43畫幅或者一英寸。而全畫幅則更像一種終極目標,面向越來越專業的人群,而家用用戶,則會想著輕量化和便攜化的角度不斷傾斜。
未來充滿變數,視頻領域異軍突起,但是全畫幅仍然是當下的主流
今天說了這麼多,其實是讓大家對於數碼相機的傳感器發展有一個新的認知。或許今天的東西說的比較籠統,大家如果有興趣,可以仔細上網搜索研究一下,也可以在文章下面留言提問,筆者也將第一時間解答大家的疑惑。
本文屬於原創文章,如若轉載,請注明來源:從"芯"而論 淺談數碼相機傳感器進化史http://dcdv.zol.com.cn/651/6517270.html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