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比亞Z9 mini採用了高通驍龍615八核64位處理器,當然此前的Desire 826、三星A7也都採用了這一芯片,所以相信大家也對其不算陌生。而僅從性能這個部分上看,這一芯片僅處於高通的中端定位,在目前驍龍801的混戰中,很顯然性能並不會是Z9 mni最大的亮點。
8核64位很顯然是今年的一個熱門詞匯,而在努比亞所選用的驍龍615上,除了64位指令集,該機最大的特色就是採用Cortex-A53架構。其中四個核心工作頻率為1.7GHz,另外四個核心工作頻率隻有1GHz。談到A53,其實是ARM公司最新開發的基於ARMv8指令集的A50系列架構之一,也是目前ARM公司能效比最好的處理器架構。拋開性能部分,配合接近3000mAh的容量電池,整機的續航表現非常值得期待。
其他的基礎部分,該芯片採用台積電28nm LP工藝制造,內存支持單通道64-bit LPDDR2/3;雖然目前工藝制造已經奔向了20nm甚至14nm,但是基本僅存於旗艦機型,所以28nm仍舊是中端機型的最佳選擇;同時新機基於Android 5.0系統,也擺脫了其他手機“隻能跑分測試,實際體驗一般”的尷尬。
當然在中端8核芯片裡除了高通615,聯發科MT6752同樣是極為熱門的一款。同樣的28nm制程工藝,同樣是8核,二者孰優孰略,我們先看表格再作對比測試。而通過表格也能一眼看出,多一倍的內存帶寬,可以在瞬態的輕度處理中取得更大的優勢;Adreno 405的GPU對於游戲的兼容性也比Mail-450會好一些。
▲安兔兔跑分橫向對比
在安兔兔評測(v5.5)測試中,驍龍615測試設備總分為31277分,相比較此前32位的驍龍600有著不小的提升。但是實際上根據公版A7架構改版的A53架構,同頻下的性能是不能和Krait400架構相比對的,所以CPU的部分兩者總體表現是持平的,GPU部分Adreno 405相比較驍龍600時代紅極一時的Adreno 330同樣有所差距。對於習慣用驍龍400、600、800來作標杆的用戶,驍龍615應該是處於此前600相近似的狀態,主要升級的是4G基帶部分。
到了縱向對比驍龍615和聯發科MT6752的時候,我們採用GFXBench測試以及測試數據詳細的3D Mark作為參考。其中GFXBench測試是比較知名的綜合圖形處理軟件、3D Mark大量的測試場景則能為我們做更新充分的說明補充。當然,安兔兔依舊是我們比較綜合的參考數值。
CPU方面,由於MTK6752的主頻較高,所以在整體的處理能力上有著一定的優勢,但是具體看,單芯片整數運算和浮點運算這種考校芯片真是素質的測試上驍龍615表現其實並不差,而實際的游戲表現中,Z9 mini的運行表現也確實比較流暢﹔而到了3DMark的三組GPU測試中,驍龍615均屬於分數較高的一類;在GFXBench中,驍龍615個更是全面領先,在圖形處理上的能力可見一斑。同時,在實測的多款3D游戲中,Adreno 405的良好兼容性也為不少游戲的穩定表現做了貢獻。
所以綜上訴述,縱向對比此前的驍龍600,Z9 mini採用的驍龍615在整體性能上略有弱化,但是4G基帶已成必然之選;橫向上對比MT6752,雖然從偏面的跑分看兩者並沒有拉開差距,但是由於64位處理器的優勢,顯存游戲運行的流暢性高通615略勝一籌,所以綜合的性能表現還是屬於中端陣營中比較不錯的一員
同時經過實測努比亞Z9 mini支持主副卡切換使用的“聯通/移動4G+GSM網絡”,和主卡“電信4G+副卡GSM網絡”的全網通功能,從一個側面也體現了驍龍615在基帶上的強大表現。因此說努比亞Z9 mini在性能這一環節採用了“性能平衡穩定+續航表現更好+網絡兼容更好”這種實用的方案。
上一頁 |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