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運行內存之外,手機內存還有另一部分,那就是內置存儲,它的作用就相當於PC上的硬盤。相比內存這個斷電就清空數據隨機存儲器而言,它的優勢就在於即使機器停電,這些數據也不會丟失,理論上可以實現永久保存,但速度是遠遠比不上運行內存的,所以用於平常存儲數據使用。
從形態來看,手機上的“硬盤”相當於是固態硬盤,因為它的主體就是一塊存儲芯片,並不存在像機械硬盤那也的結構。事實上,手機也不允許有這樣的設計,畢竟體積在那擺著呢。
最后有一點還是要科普一下的,那就是內存數值的問題。很多人都在問,為什麼明明是2GB運存,確實際可用1GB出頭?明明是16GB存儲空間,實際可用也就12GB左右。導致這個問題的其中一個原因是換算標准上的不同,電子設備計算容量都是按1024計算的的,比如1GB=1024MB,1MB=1024KB。而我們人為計算就以1000計算,廠商宣傳也是按這個數值,所有積少成多就有所差距了。
另一個原因就是初始佔用的問題了,對於智能手機上內置存儲而言,像操作系統,一些內置軟件等信息都是存儲其中的,這些數據都是死的不可變動的,所以它們會佔用掉一些空間,從而讓我們總是用空間降低。
而對於運行內存方面,Android系統中有一個概念叫做服務,很多系統級功能都是需要建立在服務開啟的基礎上才能夠實現的,而服務佔用的資源就是運行內存了,而且很多服務都是開機自啟動的,所以運行內存不自然的就少了很多了。
總結:
了解完手機內存的知識之后,相信很多人都了解了如何合理的利用內存,如何合理的選擇適合自己的手機。如果你是一個智能機輕度用戶,基本上1GB運存已經足夠了,畢竟現在已經普及了LPDDR3內存技術。如果你是一個中度或重度的發燒友的話,基本上2GB運存也已經足夠,手機流暢與否還是要看CL延遲和帶寬,這兩個參數OK了才行。而對於內置存儲的需求就因人而異了,原則上是越大越好。
上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