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GB内存还不够 vivo真正快的秘诀在这里

越来越多的智能手机加入6GB阵营让我们看到了2016年旗舰手机的风向标,同时也提出了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安卓手机到底应不应该关注内存问题?下意识清理手机内存占用成为了不少人使用安卓手机的习惯,即便普遍搭载4GB内存的手机,也经常出现开机运行几个程序后仅剩400M空间的窘态,似乎也让我们嗅到了不久就要到来的8GB、10GB内存手机的味道。
6GB内存还不够 vivo真正快的秘诀在这里
无论多大的内存,用户最终关心的还是手机能否流畅打开App,而不是运行时间太长时候就会出现的卡顿。想要了解这些,首先要从安卓的运行机制谈起。
内存空间清理
众所周知,目前智能手机主要有两大系统:苹果的iOS和谷歌的Android(安卓),其中iOS由于其封闭性,所以在生态控制和内容规范上更加严格,都必须要按照苹果的规则来,因为不论是内存使用、资源利用,还是CPU调用、软件垃圾等等,都有些标准的流程和规范,因此不容易卡顿及死机等等。
但安卓则因为是开源系统,所以在系统方面开放性极大,这也造成了严重后果,成为其卡顿死机的重要因素,首先安卓对资源管控极为宽松,对于APP的资源申请来者不拒,谁要给谁,资源消耗极快,使得后台应用肆意消耗资源;然后就会使得CPU和运行内存非常紧张,而为了维持手机的正常运转,系统就会简单、粗暴、野蛮的清除后台应用,不但导致系统明显卡顿,而且想保留的APP也会被清除;接着再过一段时间,大量APP产生的垃圾和碎片将会泛滥成灾,CPU和内存资源消耗殆尽,这样严重的内存碎片化导致系统运行极为缓慢,并且将很难清除和改善。
App自启动连带启动是罪魁祸首
当然,提到安卓的内存回收机制,早期的Android系统的确存在各种不足,包括以上问题。因为安卓早期完全照搬Linux桌面系统的后台多任务,并以真多任务不断嘲讽iOS的伪后台。显然iOS和WP的内存墓碑机制或者说“伪后台”方式更适合移动手机方案。
如今Android系统本身已经完备,一方面系统版本逐年演进改善,内存充足的情况下应用可以允许后台运行,但是对此有一些限制来保证程序不会持续耗电;每个应用在运行时都会被系统评级,当内存不足时将按照评级规则进行自动清理。这一方面一些定制化ROM会做的更佳优秀,让内存吞吐机制更接近iOS。
另一方面硬件本身也在提高,当一个程序放到后台时,系统可以将数据保存起来而让程序进入休眠,或仅仅运行部分程序,仅当收到相关申请时才恢复部分进程,处理之后结束进程保留服务。当某个程序需要更多内存时,系统会自动释放一些不重要且最近没有使用的程序。另外当你打开某个程序的时候,系统会自动检查内存里是不是有这个程序的部分进程,然后进行恢复,这也是为什么如果后台有这款App时,你打开的速度会更快一些。
另外如果你手机并没有出现内存过满,你还在频繁的清理内存,这反而会降低你使用Android手机的流畅度,程序进程被杀掉之后你再次打开时需要内存重新加载,这个过程让手机打开的速度更慢。所以当你手机已经拥有像vivo Xplay5这种6GB内存时,后台清理的习惯也要尽快改掉。
了解以上原理我们应该清楚,如果手机内存本身还像两三年前那么小的话,配备当时的系统,一旦运行多个程序系统会频繁的终止释放内存,这也是我们经常遭遇到的手机一卡一卡的原因。不过到了今天,像vivo这种搭载了6GB内存的手机,配上现有的Android运行机制,已经不会出现上述卡顿。
但是回到国内,没有Google Play审核机制的监督,第三方App随意自启动、偷偷霸占后台以及擅自唤醒其他App的做法成为困扰目前大运存手机的新麻烦。
比如在国内由于各种“XX全家桶”的APP,所以还有第三方APP随意自启动、乱弹窗、乱发通知广告的问题,混乱无序的操作极大干扰正常使用,不但占用大量资源,导致系统卡顿,还会大幅增加耗电;另外,还因为这些第三方APP不规范的开发,会出现很多缺陷,从而造成CPU工作异常和高耗电,系统运转异常,应用资源申请被拒绝,最后手机彻底死机等问题…
所以一款优秀的手机系统,除了坚持Android本身的运行机制,通过底层优化靠近iOS顺畅体验之外,还要学会和流氓App作斗争。
![]() |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