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光芒已逝 "智能"的征途是星辰大海【3】

VR好事多磨 穿戴更广义
相对于IoT以及5G来说,VR与智能穿戴这两个热点算是MWC上我们比较熟悉的领域,前面提到的三星在现场以及巴塞罗那加泰罗尼亚广场搭建的VR影院就一直是开展期间的“热门景点”,无数参观者也不惜排一两个小时的队去体验一把Gear VR上的虚拟过山车。
三星Gear VR影院
而在我们看来,无论是三星还是LG、索尼等推出的基于手机的移动式VR目前仍然很难有媲美智能手机屏幕的视觉体验,设备的体积以及性能都限制了画质的提升,并且这样简单的VR设备也很难提供除了视觉之外其他的诸如环绕声等听觉、触觉方面的其他体验。
另一个排队热门“HTC Vive”可谓弥补了上面的移动式VR的性能短板,但只有一个接口的新款12寸MacBook固然好,可真要实现靠谱的生产力恐怕也得插满了线才行,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目前HTC Vive的局限所在——受制于WiFi网络数据吞吐能力的问题,要想实现与我们熟悉的手机、电视、游戏终端等类似的声画体验,必须得插满了各种数据线才可以。
HTC Vive(图片来自slashgear)
就我们体验过的目前效果最佳的HTC Vive来说,看看这个配件表(一对Vive Base Station动作定位系统、同步数据线、一对Vive Base Station电源、投影套件、Link box多屏互动无线设备、Link box控制板、Link box电源、HDMI线缆、USB线缆、耳机、脸垫、清洁布、说明书、三合一耳机麦克风线缆、一对手柄以及一对Micro USB充电器)……估计你就颓了,头盔上连接的线把电脑拽到地上事小,绊倒自己可就不好玩了;当然除此之外还要你家里有足够的空间去安装定位设备,还要有硬件足够好的PC。
HTC Vive(图片来自slashgear)
并不是每个人都会戴手表,但每个人肯定都会穿衣服……所以真正的穿戴还要针对衣服来说才算数;高通在MWC2016也展示了一件针对运动员的智能球衣,腿部分布着内嵌于球衣的传感器,可以用来收集球员的运动状态,包括横向纵向的移动速度和角度,跑动距离等等,以此来辅助训练。
智能球衣
Intel智能自行车BMX(图片来自Intel)
与之类似的还有Intel的智能自行车BMX,它身上容纳了常见于智能手机当中的六轴加速计和陀螺仪,收集和处理这些数据可以告诉骑手车身的旋转动作、骑行时间、最大高度,以及着陆时的冲击,对于职业选手训练十分有用,比如在竞赛或者赛后回顾播放时为裁判和教练提供参考和指导。
MWC2016展示给我们的是一个远比智能手机更加复杂而庞大的市场,毕竟目前全球的手机连接数仅有几十亿,而十年后可能的千亿连接数当中蕴含了无数设备与无数可能;除了运营商以及他们的网络将会发挥日益重要的基础作用,华为中兴这样的通信设备商也将有更大的戏码。当然,如果现有的手机厂商想要加入这个大游戏也不是不可以,况且已经有小米这样早早就“不务正业”的厂商布局了五花八门的智能家电了。
![]() |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