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运行内存之外,手机内存还有另一部分,那就是内置存储,它的作用就相当于PC上的硬盘。相比内存这个断电就清空数据随机存储器而言,它的优势就在于即使机器停电,这些数据也不会丢失,理论上可以实现永久保存,但速度是远远比不上运行内存的,所以用于平常存储数据使用。
从形态来看,手机上的“硬盘”相当于是固态硬盘,因为它的主体就是一块存储芯片,并不存在像机械硬盘那也的结构。事实上,手机也不允许有这样的设计,毕竟体积在那摆着呢。
最后有一点还是要科普一下的,那就是内存数值的问题。很多人都在问,为什么明明是2GB运存,确实际可用1GB出头?明明是16GB存储空间,实际可用也就12GB左右。导致这个问题的其中一个原因是换算标准上的不同,电子设备计算容量都是按1024计算的的,比如1GB=1024MB,1MB=1024KB。而我们人为计算就以1000计算,厂商宣传也是按这个数值,所有积少成多就有所差距了。
另一个原因就是初始占用的问题了,对于智能手机上内置存储而言,像操作系统,一些内置软件等信息都是存储其中的,这些数据都是死的不可变动的,所以它们会占用掉一些空间,从而让我们总是用空间降低。
而对于运行内存方面,Android系统中有一个概念叫做服务,很多系统级功能都是需要建立在服务开启的基础上才能够实现的,而服务占用的资源就是运行内存了,而且很多服务都是开机自启动的,所以运行内存不自然的就少了很多了。
总结:
了解完手机内存的知识之后,相信很多人都了解了如何合理的利用内存,如何合理的选择适合自己的手机。如果你是一个智能机轻度用户,基本上1GB运存已经足够了,毕竟现在已经普及了LPDDR3内存技术。如果你是一个中度或重度的发烧友的话,基本上2GB运存也已经足够,手机流畅与否还是要看CL延迟和带宽,这两个参数OK了才行。而对于内置存储的需求就因人而异了,原则上是越大越好。
上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