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當傳統旅游行業步入紅海之時,一群“自命不凡”的IT精英、旅游產業“外行”說:“要有光”,由於互聯網來了 。開放、平等、協作、分享……互聯網為傳統旅游行業帶來新風,也讓抱殘守缺之士倍受“折磨”,它到底是“闖入瓷器店的大象”,還是拯救傳統產業的“天使”,且看這些“外行”怎麼想、怎麼說、怎麼做。
利用“互聯網+”將旅游和手機結合,線下和線上結合在一起,給游客解決傳統旅游出行的諸多弊端,其中,一個叫航班管家的APP,目前下載量已經超過1億,他們成功的秘笈是什麼?
航班管家CEO王江,既是天使投資人,又是帶領團隊向前沖刺的創業者。作為移動互聯網行業的先驅者,王江向人民網記者講述了自己的創業經歷。
從失意到自信 用二十年時間雕琢
1996年,王江從清華大學核物理專業畢業時,是一個相當失意的青年。因為在學校的五年,王江不斷被才華橫溢的牛人打擊到找不到自信。優越感的缺失,讓他很懷疑自己的能力。
邁出校園后,王江陰錯陽差的進了上海西門子做項目支持和銷售工作。在工作中,通過自己的勤奮努力,漸漸找到了迷失中的自我。
他深知,自己的個性不適合在大公司平穩發展,好奇心的驅使,讓他加入了一家當時已獲A輪融資的創業公司練手。
2001年,他正式拉著幾個兄弟創立上海岩漿數碼技術有限公司,進入手機游戲領域。2005年,岩漿數碼被華友世紀以410萬美金全資收購。
王江原本打算就此移民澳洲,歸隱山林。卻被在清華念書時的學長李黎軍“拽”回來一同實現夢想。
看准了旅游行業的巨大市場之后,2008年王江與李黎軍一起創立航班管家並任CEO,航班管家旗下還有:高鐵管家、快捷酒店管家等手機應用。
2011年年末,航班管家宣布,在繼此前獲得紅杉資本A輪500萬美元投資之后,再次獲得經緯創投和GreylockB輪1500萬美元投資,成為同一時期起步的移動互聯網企業中極少數已完成B輪融資的企業之一。
“連長”稱謂深得人心 帶領團隊向前沖
對於很多人來說,“連長”是比王江更為熟知的稱謂。因為喜歡美劇《兄弟連》中的連長形象,王江給自己起了“連長”這個昵稱, 時刻提醒自己,一定要帶領兄弟打勝仗。
王江回憶說,航班管家經歷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為意得志滿期。在長達兩年半的時間內,航班管家沒有競爭對手。
2009年11月,蘋果公司與聯通聯合推廣iPhone,因為當時市面上並沒有太多特色鮮明的移動應用,航班管家作為重點主推的應用之一。正是借著iPhone的這股東風,航班管家從2009年7月起步時的7萬多用戶到2010年底用戶總數一路飆升至近100萬。
第二階段為平緩期。2011年到2012年是公認的移動互聯網爆發的兩年,一時間,人們的生活都被“移動”和“智能”所改變。
巨頭們反應過來,紛紛向移動端轉化。王江意識到,跟巨頭拼錢肯定是拼不過,隻有把產品做好,建立好口碑,才能在競爭中立足。
第三階段為高速增長期。產品獲得了消費者認可,2013下半年,航班管家進入高速增長階段,並且發展勢不可擋。
明確盈利模式 把流量變現是王道
商場如戰場,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
“在攜程、去哪兒、航班管家三大產品裡,我們是唯一不以賣機票、賣酒店為核心的企業,我們是提供服務的企業,賣機票和賣酒店只是服務的延伸。”王江如是說。
當記者問到航班管家的盈利模式時,王江回答:“我們現在不是不注重盈利,而是更加注重交易量。機票火車票的收入很多都返給消費者,這不是我們的主要收入。我們有高鐵管家積分商城,幫助合作伙伴帶來消費用戶,這是一種快速增長的收費模式,怎麼把流量變現才是最重要的。”
王江一直強調為消費者提供意想不到的服務的重要性,把所有信息呈獻給消費者,讓消費者自己選擇,而不是打包推送。幫助用戶做引導交易、解決他的麻煩,可以給自身帶來成功感和幸福感,同時引導了交易也可以獲得的適當的利益,是一個共贏的事情。
不“專心”的投資人 執著的創業者
作為天使投資人,王江曾成功投資了UC瀏覽器、美團網、大麥科技、e代駕等十多個創業公司。當記者問到他更喜歡投資人的角色還是CEO的角色時,王江毫不猶豫的選擇了后者。
王江笑著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沒有一筆投資是自己主動去投的,都是碰巧遇到,和朋友一起聊起來,覺得有前景,就投了。從創業者身上可以學到很多東西,這也促使我的企業成長。”
作為一個創業者,王江表示,要想提高創業的成功率,一定要看准趨勢、找准興趣。不要走錯方向,在趨勢中找到自己興趣,有利於在逆境中支撐自己克服困難。
談到未來的商業模式,王江認為公司的發展不是越來越重,而是越來越精,核心是連接,連接消費者和服務商。
王江對於競爭對手去哪兒和攜程並不避諱談到,“他們對旅游消費市場很有信心,我們也很有信心。這個行業非常歡迎競爭,有競爭可以相互促進發展,避免行業壟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