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人民網通信頻道
人民網>>人民網通信頻道>>正文

項立剛:提速降費重在打通“最后一公裡”

  近日,有關寬帶網絡提速降費的話題引發輿論熱議。電信業漫游費是否應取消?電信行業市場競爭格局如何?中國青年報記者採訪了電信行業專家、《通信世界》周刊創始人項立剛。
2015年05月28日08:05  來源:中國青年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項立剛:提速降費重在打通“最后一公裡”

  近日,有關寬帶網絡提速降費的話題引發輿論熱議。電信業漫游費是否應取消?電信行業市場競爭格局如何?中國青年報記者採訪了電信行業專家、《通信世界》周刊創始人項立剛。

  4G時代下漫游費已是一種管理手段

  中國青年報:有報道說國內漫游技術成本幾乎為零。您怎麼看?

  項立剛:說實話,我認為現在沒有人能拿出具體數據來証明漫游成本到底是多少。至於為什麼還在收漫游費,要從漫游費的產生說起。

  漫游費分為國內漫游和國際漫游。先說國內漫游。我們最早使用的手機是模擬手機,隻能提供地方用戶服務。后來技術加強,提供了漫游功能,但這種漫游功能的實現是非常麻煩的。比如,一個北京用戶要到上海出差,得先打電話到中國電信去申請漫游,告訴他們你明天下午3點到達上海,這樣北京會通知上海,這個號碼的手機是我們的合法用戶,明天下午3點,它接你們網絡,你們要允許接入,當然也要計費,把收費單子發給我們,我們來進行收費。這是一個復雜的過程,電信運營商要付出較高的成本。

  為什麼現在的漫游成本低?因為現在的通信網絡完全由計算機程序控制,逐漸連成一個全國性的網絡。這個過程中,一個用戶從一個地方漫游到另一個地方,進行鑒權、接入、計費、結算,這個過程不再需要人工處理,成本就大大降低。有專家說技術成本幾乎為0,我是不太相信。因為這個系統中,到底有多少成本是漫游開支,很難講清楚。除了網絡本身在計算過程中要產生費用,還要預留網絡資源,讓外地人漫游進來,這些耗費也要計算在成本裡,核算非常復雜。但總的來說是不高的,說漫游一點成本沒有和成本很高都是沒道理的。

  中國青年報:對於有消費者希望降低或取消漫游費,您怎麼看?

  項立剛:我認為完全取消漫游費並不是完全有理。有時候漫游費是必要的,是一種區隔用戶的管理手段。

  中國手機資費目前是集團公司、省公司、市公司三級定價。為了進行市場競爭,爭奪特殊人群,電信運營商會提供非常便宜的套餐。比如我在江西農村就看到中國移動提供的10元全國隨便打。這樣的套餐就是本地通。如果這些卡串到全國各地,其他地方的用戶也10元隨便打,江西的運營商就沒辦法承受了,隻能取消這個優惠套餐。

  這個時候漫游費的價值就體現出來了。你在江西農村用,10元隨便打,但離開了江西農村,就要收漫游費,用起來並不劃算。這就保証了運營商能給江西農村用戶提供便宜的套餐,又不讓其他地方用戶佔便宜。漫游費的存在,對於江西農村用戶未必是壞事,而是保護了他們的利益。

  中國青年報:您剛才說到運營商資費主要由地方省級公司來定價,是否有整體定價的可能性?

  項立剛:我國各地經濟發展較不平衡。如果拉平資費政策、管理手段,對各地都不公平,要根據不同的地方制定不同的政策和資費。漫游費已經是一種管理手段。

  中國青年報:有報道說去國外漫游費更貴,建議三大運營商抱團議價。您有什麼看法?

  項立剛:國際漫游是別的國家把網絡借給中國電信運營商用,讓中國用戶接入。但它憑什麼讓你接入,基本態度就是來一個宰一個。所以國際漫游費高是一個正常情況。要把國際漫游費降下來,隻有靠談判。談判就需要籌碼,運營商籌碼就是用戶。

  國內運營商是希望降低國際漫游費的。用戶隻有在國外繼續使用,運營商才能真的掙到漫游費。比如我們現在和美國交流很多,中國和美國的運營商都希望降價,一起把價格降到用戶能承受的程度,讓用戶出國后可以更多地使用。

  提速降費重在打通“最后一公裡”

  中國青年報:近日,國務院出台有關提速降費的指導意見,您有哪些具體的解讀?

  項立剛:寬帶提速這麼大的事情,需要政府來干預、推動是必然的。這方面全世界最成功的例子就是韓國。韓國10年前的寬帶不如中國,CDMA移動網絡建設也不比中國好。但是韓國10年前進行改革,把所有的力量都集中起來將寬帶建設上升到國家發展的戰略高度,政府出錢帶動運營商做這件事情,讓韓國寬帶發展為全世界最快。

  要提速降費,一是要採用先進技術,二是要擴大用戶規模。從技術角度看,需要把小區的銅纜、電纜都換成光纜。現在運營商打通“最后一公裡”比較難,比如進入一個小區的成本比拉寬帶的成本還高。通信是國民經濟的基礎,打通“最后一公裡”不是光喊口號,需要政府出台政策和相關的配套措施。

  所以國務院出台指導意見對提速降費是有非常多積極效應的。大方向由政府把握,在一些具體措施上則沒必要對運營商做很多限制。

  中國青年報:您認為目前的運營商市場是怎樣的結構?

  項立剛:不是完全壟斷。把運營商的問題都歸結為壟斷,太絕對化。從世界范圍看,一般一個國家三家運營商是經過市場選擇的結果。兩家容易形成壟斷,三家就不太容易形成。中國的情況不是某家運營商太大,而是任務指標很高。大家要殘酷競爭,要把對手搞死才能完成任務和指標。所以我們的市場競爭是非常低效、惡性的。

  電信行業是一個規模化的行業,誰有規模誰就有機會,誰無規模誰就死。而這個行業又提供基礎服務,基礎服務的變化是很慢的。像虛擬運營商,你無先進技術又無用戶規模,就很難有生存空間。

  中國青年報:指導意見提到,要吸引民間資本發展,形成多種主體之間的互相競爭。您怎麼看待民資所起的作用?

  項立剛:關鍵是能不能形成有價值的市場競爭能力。技術水平一樣的前提下,沒有規模,就是死路一條。我們已經過了早期快速增長的階段。在高速增長時期,主導運營商有些地方顧不到,虛擬運營商就成了主導運營商的代理商。現在中國的情況是所有的地方都被三大運營商“挖地三尺”,無死角覆蓋。虛擬運營商不會有更多的發展空間。

  我認為,民資可以做應用、做互聯網、做渠道,在代理商、銷售商方面和運營商合作。而運營商應先把基礎服務做好,做好用戶體驗和售后,讓網絡變得更加智能。各自做好主體業務,沒有必要互相搶飯碗。

(責編:孟哲、畢磊)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