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人民網通信頻道
人民網>>人民網通信頻道>>正文

支付寶為什麼會挨罵?

2015年02月12日08:48  來源:北京晨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支付寶為什麼會挨罵?

  昨天上午10點剛剛過去一分鐘,“朋友圈”和“好友群”突然出現了各種對支付寶的吐槽甚至是激烈抨擊,看得人雲裡霧裡。事后才發現,原來10點是支付寶今年春節紅包大放送的第一浪,很多人都放下手邊事,甚至上廁所都拿著手機拼命地“戳鼴鼠”,但最后卻一毛錢都沒戳中,怨氣實在是不吐不快,於是社交網絡便順理成章地成了眾人發泄的場所。

  “我沒中獎”,“大家都沒中獎”,“中獎的也不是所說的現金紅包”,“所以支付寶是個騙子”,“馬雲是個騙子”……發泄過后,有自媒體人總結眾人的“口水”,給出了上面這個輿情演變故事鏈。那麼,這個故事鏈的前因后果是否成立呢?

  要想弄明白這個故事鏈是否成立,首先要明確的是一個前提條件,那就是事件的主角——支付寶,當然,如果非要跟馬雲扯上關系的話,也可以說是馬雲,是否答應過讓每個人都拿到紅包?或者說,拿到的紅包裡面都有錢?如果他說過,沒有兌現,那就是騙子,是耍流氓,是店大欺客。如果沒說過,那我們就要問問,公眾為什麼會產生這種誤解呢?

  直觀地看,公眾的一種“群體無意識”行為是一大原因。就像少男少女追星族一樣,看到偶像出現之后,就喪失了獨立思考的能力。支付寶一說搶紅包,對於已經習慣了從支付寶上“佔便宜”的廣大網購族來說,也失去了思考能力,最起碼的數學題都不願意過過腦子,幻想著“馬豪”能給每個人分一個沉甸甸的大紅包,結果可想而知。

  當然,把全部責任推到參與者身上是不客觀的。作為整個事件的策劃者,支付寶難辭其咎。眾所周知,阿裡巴巴擁有著極強的輿論掌控能力,在搶紅包這個活動策劃上,我們從各種傳播渠道的內容來看,其宣傳要點大多集中在紅包總額上。有些人好不容易搶到了十幾塊錢的紅包,剛想炫耀一下,卻發現隻有支付旅游費用時才能使用,這個時候,他不罵人才怪。

  對於一個能量強大的人或者企業來說,有時候即使隻說了一句話,卻有可能被理解成十個意思,沒有的事也有可能變成有。一旦公眾對某件事形成了強烈的預期,然而事實卻並非如此,策劃活動的企業就必須對公眾熱情及時降溫,不然就很有可能引火燒身。

(責編:張歌、畢磊)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