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电子发票日渐盛行,但也面临一系列的现实难题,比如报账难。企业无法凭此报销,以及难以统一全国标准等问题,成为眼下我国推行电子发票遇到的最主要障碍。
目前,试点的电子发票各自独立运行,未能互联互通,电子发票陷入“信息孤岛”,只有解决了上述难题,对公可报销的电子发票才能得以全面推广。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随着新的《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的落地,电子发票可作为报销凭证得到解决后,将为行业发展扫清最终障碍。
业内预计,2015年电子发票行业将面临行业扩围、区域扩围和电子发票可入账报销等多重利好,整个行业将从2014年的试点阶段过渡到全面推广阶段,电子发票迎来爆发性发展。
现实难题:报销入账
电子发票如此庞大且尚未开发的市场,成为电商时代一块难得的“处女地”。但是,电子发票无法实现报账成为推广难的最大问题,因为现行的会计系统要求以纸质发票为依据。
“截至目前,京东华北、华东、西北均为购买自营全品类商品的个人消费者开具电子发票。但是,从电子发票试点情况来看,如果开具的电子发票不能被企业拿来报销入账,不能形成闭环管理,将难以实现全面推广。”京东集团税务与资金副总裁蔡磊介绍。
东港股份董事总经理刘宏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说,目前电子发票最薄弱的环节还是在报销方面,如果国家出台政策允许电子发票报销,行业会迎来爆发性的发展。
国务院电子商务专家组组长柴跃廷认为,现在电子发票之所以还没有能够有效推广,主要的原因是现在是各地分别进行试点,这就导致标准不统一、法规不统一、管理办法也不统一,因此电子发票就不具有普遍性,电子发票不能异地流转,报账不具备法律效力,因此要实现全国平台的建设,还需要时间。
“我认为要实现电子发票真正铺开,那么全国各省的电子发票平台不一定要统一但一定要互联,包括电子发票管理办法、财务报销管理制度、财务票据电子化等制度都需要相关法律来支持。”柴跃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