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人民網通信頻道

高通夏權:攜手中國合作伙伴 共繪5G時代智能互聯生態藍圖

2020年09月21日15:39 | 來源:人民網-通信頻道
小字號

高通公司全球副總裁 夏權

  人民網北京9月21日電 (趙超)在9月19日召開的2020中關村論壇知識產權平行論壇上,高通公司全球副總裁夏權圍繞“加強合作,共創5G萬物智聯時代的創新發展”作演講。

  夏權表示,2019年,5G時代在全球開啟。一年多時間,5G已經成為迄今為止,商用部署速度最快的一代無線通信技術。目前,全球有超過385家運營商正在投資5G。2023年全球5G連接數預計將超過10億,這比4G獲得同樣連接數的速度整整快了兩年。在中國,最近一段時間每個星期就有1.5萬個5G基站建成,預計年底全國5G 基站數將超過60萬個。

  自去年在全球開始商用,5G已成為迄今為止商用部署速度最快的一代無線通信技術。同時,5G應用也正在向智能手機、電腦、工業物聯網、智能網聯汽車以及企業專網等不同垂直領域擴展。

  夏權表示,5G真正普及為社會通用基礎設施之后,5G時代將是萬物智能互聯的時代。高通非常高興通過“發明-分享-協作”的商業模式,與中國產業生態攜手,加速實現“萬物智能互聯”的廣闊前景。

  作為一家專注於基礎技術研發的企業,高通通過芯片產品和技術許可兩種方式,與整個產業生態共享自己所開發的所有技術。除技術分享外,高通還與整個產業生態圈的各個利益相關方合作,大力賦能整個生態系統的發展。

  夏權認為,“發明-分享-協作”這一模式降低了創新的技術門檻,使每個合作伙伴平等地獲得前沿技術的支持,讓更多廠商有機會進入移動行業,推動良性競爭,從而讓領先科技得以大規模高效地普及,最終讓消費者和全社會受益。

  在技術特性和標准發展的同時,5G應用也正在向不同垂直領域擴展,包括智能手機、電腦、固定無線接入、工業物聯網、智能網聯汽車,以及企業專網等。未來,行業將繼續推動技術路線圖的演進,催生更多新的服務與產業。

  夏權表示,發展5G是向創新驅動型經濟轉型的機遇,其關鍵在於建立健全的知識產權體系,以促進創新。將知識產權保護落實到位,有助於激勵企業承擔風險並勇於創新。健全的知識產權體系,將確保國家實現創新和經濟增長效益。在與中國生態系統超過20年的合作中,高通致力於助力中國打造創新驅動型經濟,並且見証了中國知識產權體系與保護的快速發展和進步。

  夏權列舉了在合作中實施的部分舉措:高通與產業伙伴保持緊密合作,並在多地建立了與5G、AI和多媒體相關的創新中心。高通與合資公司創通聯達,一同拓展物聯網領域的新機遇,與國內領先的集成電路晶圓制造企業在先進制程工藝上合作等。此外,高通還設立了總額達1.5億美元的中國風險投資基金,投資前景廣闊的初創企業。

  十多年前,高通即開始5G相關的基礎研究工作。高通在5G領域建立的優勢,與其持續領先於行業進行投資、推動創新密不可分。“多年來,高通公司始終堅持高比例的創新研發投入,從2006年起,每年將收入的20%投入技術研發。截止目前,高通累計研發投入已經超過640億美元。”夏權說。

  夏權認為,移動領域的技術革命都有三個關鍵時間點,5G也不例外。一是對基礎系統技術的研究,這在技術的標准化和實施數年之前就開始進行。二是引領行業以及標准化進程,確保最佳技術被標准採納,包括后向兼容性和“面向未來”的可擴展性。三是以軟件、芯片和網絡的形式,迅速推動實現5G,並與生態系統協作,促進規模商用。

  “5G領航計劃”是高通引以為豪的一項成果。在2020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上,5G領航計劃被主辦方評為“服務示范案例科技創新獎”。2018年1月,高通公司和小米、OPPO、vivo、聯想、中興通訊和聞泰等很多中國領先的手機廠商一起啟動了5G領航計劃,這一計劃的願景是支持5G的加速部署,助力中國合作伙伴在國內及全球市場取得成功。目前,這一計劃已經取得引人矚目的成果,全球主要國家和地區推出的首批5G智能手機中,都有來自中國廠商的產品。今年是5G領航計劃發布的第三年,目前國內已經有10多家手機廠商及品牌,陸續發布了搭載驍龍865移動平台的5G旗艦智能手機。

  高通正在加大對中國伙伴的支持力度,高通與中國伙伴的合作也並未止步於智能手機。今年7月,為了加速物聯網產業生態系統的建設和發展,使中國廠商更好地把握國內外市場機遇,高通聯合20多家合作伙伴,共同倡導發起了“5G物聯網創新計劃”,致力於從終端形態、生態合作及數字化升級三個維度,推動物聯網產業創新共贏,共繪5G時代智能互聯的生態藍圖。

  夏權表示,2020年將是全球5G發展初具規模的一年,也是中國通過5G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促進經濟轉型和產業升級的關鍵一年。高通將抓住5G給所有參與者帶來的機會,進一步加深與中國產業的合作,通過技術為更多的產業賦能,攜手合作伙伴實現5G萬物智能互聯時代的創新發展。

(責編:趙超、呂騫)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