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人民網通信頻道

華為發布城市智能體 以AI助力城市數字化轉型

2018年11月22日09:33 | 來源:人民網-通信頻道
小字號

第二十屆中國國際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華為展台

  人民網北京11月22日電 (趙超)第二十屆中國國際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簡稱“高交會”)11月14日-18日在深圳舉行。在高交會期間,華為正式發布了智慧城市最新理念“城市智能體”及相關解決方案,助力城市智慧化升級。

  華為城市智能體系列化解決方案包括城市交通智能體、政務服務智能體、公共安全智能體、工業制造智能體等。據了解,華為提出的“城市智能體” 是城市物理世界與數字世界相互映射、協同交互的融合系統,可以實現城市全要素數字化、城市運行實時狀態可視化、城市管理決策協同化和智能化。

  華為企業業務中國區智慧城市總裁張延德在接受人民網採訪時表示:隨著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移動互聯網、信息化等相關技術更多產業化應用,城市必然會發展成為具有生命力的智能體。“城市智能體”是未來城市的新形態,是城市發展的必由之路,而具備全棧全場景AI能力的華為雲,正是“城市智能體”的使能平台。

高交會華為展台,觀眾正在現場體驗華為智能交通技術(攝影:人民網 趙超)

  AI驅動城市智慧化升級

  近年來,隨著雲計算、互聯網、大數據等技術的發展,人工智能正在從高高在上的實驗室技術變為一種通用技術。智慧城市“不夠智慧”一直是業界痛點,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重塑了業界和客戶的信心,有望未來幾年創造新的發展空間。在此背景下,華為提出“城市智能體”理念,為未來數字世界和物理世界融合搭建了橋梁。

  “城市智能體”的內涵是圍繞城市主體(市民、企業、管理者)的業務需求與城市場景,通過雲計算、大數據、AI等信息化技術賦能城市場景,構建一體化統籌規劃、跨域協同的物理世界與數字世界的融合體。

  華為認為,智慧城市隻有大腦是不夠的,通過智慧大腦、智能邊緣平台和無處不在的端側感知,將物理城市的人與人,物與物,人與物的大數據綜合分析、回傳,將復雜的物理海量信息與行業智慧,經過智能體的計算分析反饋作用於物理城市,實現智慧城市。

  據張延德介紹,華為智慧城市解決方案發展分為三個階段:2016年提出“一雲、二網、三平台”基於智慧城市的解決方案架構﹔2017年發布了“智慧城市神經系統”理念,實現城市的萬物互聯﹔“城市智能體”將賦予城市生命,讓城市更加智能化。在此基礎上打造基於華為雲、AI等多種要素的華為整體平台,是物理世界和數字世界的連接。

  “城市智能體基於智慧城市業務之上,以華為雲作為載體,AI賦能,進一步提升城市的智慧化水平”,張延德說,“城市智能體”讓生活更便利,也可以讓城市的管理者的管理效率提升,基於大數據決策更科學。同時,通過智慧城市的建設拉動數據融合,促進城市產業轉型升級。

  第二十屆高交會華為智慧城市展台

  “城市智能體”的深圳實踐

  在本次高交會上,華為智慧城市展台布置為一個充滿未來生活體驗的“虛擬智慧城市”,參觀者可通過掃描二維碼獲得虛擬“市民卡”,憑此身份參觀者可以在各個展島進行業務體驗。為便於觀眾更清晰地理解“城市智能體”在業務上的實際落地,華為展台通過漫畫的形式以“市民的一天”為視角,將市民在城市的生活主線串聯,展示未來在智慧城市的生活場景。

  事實上,華為作為一家起步於深圳的企業,也正在用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和AI等技術服務於深圳,助力深圳智慧城市建設。

  深圳是全國車輛密度最高的地方,平均每公裡510輛車,居全國之首,過去擁堵情況比較嚴重。從2017年開始,深圳市交警與華為合作,利用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打造華為雲TrafficeGO交通智能體解決方案。華為與深圳交管局聯合創新,設計了100多種基於交通場景的人工智能算法,實時優化交通信號燈的控制策略。結果是平均車速提升了15%,深圳逐步退出“堵城”之列,今年一季度全國城市擁堵排名第46,在一線城市中排名最低。

  在深圳龍崗區,華為和龍崗區政府共同打造了公共安全智能體。依托覆蓋全區的7000多個人工智能高清視頻監控攝像頭,實現自動識別,軌跡追蹤,主動預警﹔據統計,龍崗區2017年全年刑事案件同比下降13.27%﹔其中八類暴力案件同比下降28.53%,創下建區以來新低。

  龍崗智慧城市運行管理中心

  而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龍崗區政府與華為聯合建設的龍崗智慧中心,通過引入各項各種“黑科技”,打造出集運行指揮、體驗展示、數據存儲於一體的“智慧城市大腦”,成為科學決策和精准調度的重要指揮平台。目前,龍崗智慧中心基於物聯感知、系統融合和數據共享,已實現安監、應急、公安、城管、環保等應用互聯匯聚,實現了對城區運行態勢的實時監測等功能,已初步實現“一圖全面感知、一鍵可知全局”的管理模式。

  張延德透露,截至目前華為智慧城市解決方案服務於全球40多個國家160多個城市。他表示,每個城市雖然有共性,但也有個性的不同。華為經過30多年的發展,做ICT基礎設施是華為最擅長的,“華為聚焦所擅長和智慧城市建設過程中共性最多的地方,在整個業務應用側,我們會聯合合作伙伴一起來提供基於共性的解決方法和差異化解決方案的能力。”

  打造平台共筑數字中國基石

  在上個月召開的華為全聯接大會上,華為提出將持續加大在AI領域投資基礎研究和AI人才培養,打造全棧全場景AI解決方案。“全棧”是從技術功能視角,包括芯片、芯片使能、訓練和推理框架和應用使能在內的全堆棧方案。“全場景”包括公有雲、私有雲、各種邊緣計算、物聯網行業終端以及消費類終端等部署環境。

  張延德表示:華為發布全棧全場景AI解決方案,非常重要的目的是大幅度降低AI門檻,讓AI變成大家用得起、用得好、用得放心的產品。在智慧城市領域,華為將上述能力通過平台開放給生態合作伙伴,針對城市不同領域場景構建不同行業領域的智能體,真正構筑數字中國的基石。

  在打造“城市智能體”過程中,華為提供了三方面的能力:第一是利用華為在IOT的技術能力打造物聯感知層,實現物聯全感知、數據預處理、前端智能﹔第二是基於華為雲構建ICT基礎設施和行業使能平台﹔第三是基於全棧全場景AI解決方案,與行業場景深度融合,構建面向行業領域的智能體。

  張延德認為,智慧城市建設不是單一的項目,包括投資、集成、運營、ICT基礎設施、整體數字化平台以及各行各業的應用,需要整個生態圈合作伙伴一起完成,任何廠家無法把所有事情單獨去完成和去做好。華為更多是基於城市運營數字化平台,基於華為雲和人工智能等核心技術來打造技術化平台。

  對於智慧城市產業未來的發展,他表示,智慧城市建設目前仍面臨著數據融合不暢、資金投入少等方面的問題。華為將通過更新的技術和應用打造高效和成本更低的數字化平台,滿足整個智慧城市建設的需求。同時繼續做好整體生態戰略,和合作伙伴一起打造更加適合每個城市基於共性的個性化業務,滿足城市的整體管理的訴求,賦能城市產業轉型。

(責編:趙超、楊波)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