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評Mate 20 Pro:可碾壓iPhone的安卓旗艦

華為年度旗艦Mate 20 Pro在倫敦發布。科技網站tomsguide測評該款手機后稱,Mate 20 Pro是最強的手機殺器。
Mate 20 Pro功能強大。從參數上來開,不僅能夠打敗蘋果旗艦機,可能完全碾壓蘋果旗艦機。
Mate 20 Pro配置速覽:
4,200 mAh 電池容量,可以支撐手機一整天的使用。配置的充電器30分鐘內可充70%電量。
創新反向充電功能,將Mate 20 Pro與其他手機背靠背,便可為包括iPhone在內的其他手機無線充電。
6.39英尺OLED屏幕,前置攝像頭搭載3D面部識別功能,搭載屏下指紋識別功能。
3個后置攝像頭,分別為4,000萬廣角鏡頭,2,000超廣角鏡頭及500萬長焦鏡頭。
AI相機功能,包括4D自動預測對焦及搭載實時濾鏡的相機模式。
麒麟980處理器,首部搭載7nm制程工藝芯片的安卓手機。
Mate 20 Pro的預售價
Mate 20 Pro (6GB + 128GB) 的制造商建議零售價售價為1049歐元(約合人民幣8395元),美版價格預計會低一些。
設計:動人心魄
華為Mate 20 Pro的機身八個角全為圓角。背部搭載3個萊卡攝像頭和閃光燈的正方形極為規整。該款手機有5色可選,其中極光色配色的后殼會隨著光攝入角度不同而呈現藍紫色的漸變。所有Mate 20 Pro都擁有IP68防水等級,即可以浸入1.5米深的水中30分鐘。該款手機並未搭載耳機孔。
Mate 20 Pro詳細參數
售價1049歐元(約合人民幣8395元)起
操作系統 華為EMUI9.0.0(兼容Android 9)
CPU型號 麒麟 980
RAM 6 GB, 8GB
ROM 128GB, 256GB
屏幕尺寸 6.39 英尺 AMOLED (3120 x 1440 像素)
后置攝像頭 4,000萬像素主攝像頭 (f/1.8), 800萬像素長距攝像頭(f/2.4),
2,000萬像素超廣角攝像頭(f/2.2)
前置攝像頭 2,400萬像素攝像頭 (f/2.0)
電池容量 4,200 mAh
防水等級 IP68
顏色 櫻粉金,寶石藍,翡冷翠,極光色,亮黑色
尺寸 6.2 x 2.8 x 0.33 英尺 (157.8 x 72.3 x 8.6 mm)
重量 6.7 盎司 (189克)
電池:手機與無線充電器合二為一
華為Mate 20 Pro搭載4,200 mAh的電池,可以支撐手機使用一整天。同手機一起配置的超級快充充電器可以在30分鐘內充70%的電。反向充電功能使得該手機可以做為Qi充電器,為別的無線手機充電。
相機:三攝威脅
華為Mate 20 Pro搭載有三個攝像頭,並搭載AI功能。三個攝像頭分別為4,000像素的廣角鏡頭、提供3X光學變焦的800萬長焦鏡頭以及2,200萬的超廣角鏡頭。在某些情況下,該手機可以自動轉化使用鏡頭。
Mate 20 Pro 擁有AI功能,可以自動識別場景,調節相機設置。該款手機的自動識別場景也增加到了1,500個。AI的其他功能還包括4D預測追焦功能,能夠鎖定運動物體。 AI相機功能還包括錄像機功能,例如,用戶可以在該功能下將場景中的主體保持彩色,而將背景色換成黑白。
面部識別和屏下指紋識別
Mate 20 Pro的動態壓力傳感系統能夠迅速識別指紋。在屏幕的上方有一枚3D深度攝像頭,由2,400萬像素彩色攝像頭、泛光感應元件、紅外攝像頭組成。該功能支持使用面部識別的移動支付軟件,包括支付寶、微信支付和Huawei Pay等。
麒麟980處理器: 安卓手機初次搭載7nm制程工藝芯片
蘋果是第一個使用7nm制程工藝處理器的手機廠商,但麒麟980處理器與蘋果的A12仿生芯片不相上下。相比於麒麟970,麒麟980處理器在性能上提升了30%,能效提升了40%。麒麟980採用2顆大核+2顆中核+4顆小核的8核心架構。GPU性能提升了45%。該款手機擁有雙神經處理器(NPU),其中一個NPU能夠識別物體,另一個NPU能夠實時渲染視頻,並進行自然語言處理。
EMUI9.0.0系統
在進行操作導航和打開APP的速度上,操作系統也進行了提升。新的GPU Turbo 2.0功能在處理游戲時,穩定性更好,功耗更低。對於那些希望將手機當做PC來使用的用戶,該款手機擁有無線PC投射功能。隻要顯示器或電視支持Miracast功能,用戶即使沒有傳輸線也可以享受大屏的快感。
展望
華為最近在全球智能手機市場超過蘋果是有理由的。該公司的創新速度比起其他競爭對手都要快。Mate 20 Pro擁有很多有意義的創新,包括超廣角鏡頭及通過反向充電為其他手機充電的功能。Mate 20 Pro很有可能成為本年度最好的旗艦機。這款手機平滑的設計讓Note9和Pixel 3 黯然失色,而照相功能也幾乎和蘋果和谷歌的手機旗鼓相當。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