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人民網通信頻道

電網牽手通信,行業巨頭也玩共享經濟

劉 艷
2018年05月23日08:09 | 來源:科技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電網牽手通信,行業巨頭也玩共享經濟

  “12號共享鐵塔,電力線路運行狀況良好,通信基站沒有受到干擾。”本月初,在湖北省宜昌市110千伏車伍二回線12號塔上,工人在輸電鐵塔上加裝了移動通信運營商的5G試驗基站。

  如今,像這樣的“共享鐵塔”正在遍地開花。5G是新一輪信息技術革命的制高點,而布局5G首先要進行大規模通信基站建設。在現有電力塔(杆)上加裝通信基站,節約基建資源,是這場“共享運動”的初衷。

  2014年7月18日,由中國移動、中國聯通和中國電信發起成立的中國鐵塔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鐵塔)挂牌。前不久,這家公司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請,“為共享而生的鐵塔”在成立3年多后,迎來新的發展階段。

  共享合作,電力塔資源可滿足5G布局需求

  近期“雙塔共享”舉措的頻繁落地,被解讀為我國儲備5G站址資源的關鍵動作。中國鐵塔上市申請書中指出,新技術發展催生新一輪大規模的組網需求,到2022年預計中國市場上5G基站數量將達到約243.2萬台。

  此前,在和國家電網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家電網)、中國南方電網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南方電網)簽約時,中國鐵塔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總經理佟吉祿表示,未來5G基站數量將是4G的數倍,電網公司擁有千萬級規模的杆塔資源,相當一部分可滿足通信設備挂載要求,雙方共享合作能快速滿足5G網絡部署的需求。

  北京郵電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呂廷杰說:“5G建設需要大量的杆塔資源,若依據傳統做法新建杆塔,很可能出現路面杆塔林立、雜亂無章的現象。而有路之地基本都有電力塔(杆),且配套了電力保障,這為5G的部署提供了非常好的資源條件。未來,‘共享鐵塔’逐步普及將對5G產生深遠影響。”

  隨著更多“共享鐵塔”的加入,通信基礎設施建設中部分區域無線信號覆蓋弱等問題也將得到有效解決。

  電力塔變通信塔,節約用地減少投資成本

  隨著國家電網、南方電網分別與中國鐵塔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電力塔”與“通信塔”開始在全國范圍內開放共享。

  中國鐵塔提供的數據顯示,目前我國已利用電網公司110千伏、220千伏和380千伏高壓電力塔建成宏基站49座、小微站356座﹔全國新建通信鐵塔共享率從14.3%迅速升至70.4%,相當於少建鐵塔60.3萬座、節約行業投資1073億元。

  南方電網董事長、黨組書記李慶奎表示,“共享鐵塔”對電力企業而言可提高資源利用率,實現電力塔的功能延伸﹔對社會公共資源而言,“一塔(杆)多用”能有效節約土地資源、避免重復建設。

  據中國鐵塔統計,新建一座地面通信塔平均造價為14.2萬元,佔地面積約為30平方米。據南方電網初步測算,率先推廣“共享鐵塔”的雲南電網在2018至2020年間可共享5308座鐵塔,將累計節約土地資源近5.57萬平方米,減少重復建設成本3.19億元。

  國內無先例,杆塔資源開放還需政府引導

  在電力塔(杆)上,尤其是高電壓等級輸電塔上加裝通信基站設備,國內尚無先例。因而,“共享鐵塔”是否存在安全隱患、電信和通信業務是否相互影響等問題成社會關注焦點。

  據雲南電網技術專家介紹:“電力塔上的電磁波對通信基站沒有影響,通信基站加挂電力塔后對電力塔用電安全也沒有影響。”

  雲南電網相關負責人表示,電力塔屬於高聳結構,國家對該類設施有嚴格的接地要求。此外,考慮到安全因素,在設計過程中,基站挂靠位置處在既能保証不發生觸電事故,又能保証設備達到通信要求的高度。

  “‘雙塔共享’打破電信和通信兩個行業的壁壘,這種盤活存量資源、做‘減法’的模式實現了資源共享,屬於真正意義上的共享經濟。”呂廷杰建議,相關政府部門應出台政策性文件明確支持、積極引導、幫助協調已有社會杆塔類公共資源的開放共享、整合利用。

(責編:趙超、沈光倩)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