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人民網通信頻道

手機廠商們紛紛押注“全面屏”,然而突圍關鍵可能不在於此

2017年11月28日07:58 | 來源:砍柴網
小字號
原標題:手機廠商們紛紛押注“全面屏”,然而突圍關鍵可能不在於此

手機廠商們紛紛押注“全面屏”,然而突圍關鍵可能不在於此

  國產手機廠商的“米耀大戰”被雙十一推向了高潮。

  根據京東發布的中國手機品牌銷售榜,雙十一當天榮耀奪得了全球手機品牌銷量冠軍以及銷售額冠軍﹔而根據天貓方面公布的數據,小米奪得了天貓手機銷量第一,天貓中國手機品牌支付金額第一。至於兩個平台總的戰果,小米方面隻給出了天貓平台上支付總金額24.64億元﹔榮耀方面公布了天貓+京東銷售額超40.2億元。

  國產手機們看似戰果豐碩,不過根據天貓、京東、蘇寧易購等網絡線上渠道匯總的數據來看,蘋果仍在銷售總額、均價上領跑——最讓國產廠商們神經敏感的蘋果,在今年第四季度財報中公布連續兩個季度營收上漲,尤其是在大中華區,三季度營收達到12% 的增長﹔多家分析機構均看高到下一季度iPhone的銷售。

  整個中國手機市場份額被蘋果多佔一些,則意味著國產手機廠商們的日子更加煎熬。

  除此之外,對於國產手機廠商更為嚴峻的現實是——4G手機整體出貨量規模在不斷縮小,其中國產手機廠商出貨量規模下降幅度要超過大盤。以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發布的2017年10月份國內手機市場出貨量數據來看,僅今年10月,國產品牌手機出貨量( 3193.4 萬部)就同比下降了15.4%﹔今年1月~10 月,國產品牌手機出貨量(3.63 億部)同比下降了 8.2%。

  接下來,國產手機廠商們亟待一場成功的突圍之戰。那麼,押注全面屏是否是下一個機會?在移動終端的技術層面的突破,還要等多久?

  全面屏成標配,無法再激發換機需求

  不可否認,刨去進軍東南亞等海外市場爭奪地盤,在第三季度iphoneX缺席的空檔期,國產手機廠商們所作出的努力不可謂不多。

  從小米MIX將全面屏帶入公眾視野之后,各大手機廠商仿佛在“雙攝”“四攝”鏡頭大戰后,找到了新的戰場,努力為之一搏。小米推出全面屏2.0旗艦機MIX 2,OV也不甘落后拿出自家的全面屏手機,OPPO R11S,vivo X20,金立、華為、榮耀的全面屏手機也紛紛面世。

全面屏手機 2017-2022年發展趨勢

  全面屏手機 2017-2022年發展趨勢

  不要以為這僅是國內手機廠商們的“自嗨”,兩大手機巨頭蘋果、三星的旗艦機也貼上了全面屏的標簽。

  根據平安証券最新報告指出,隨著全面屏在旗艦機上的運用成功,預計全面屏將由高端機型逐步向中端機和低端機型滲透,未來 5 年有望成為智能機(1000 元及以上)的標配。

  眼下諸如榮耀暢玩7X主打千元全面屏,據悉正准備上市的紅米 Note 5A、小米6C,也將主打千元全面屏的概念。本來智能手機外觀上全面屏設計概念無可厚非,但當全面屏手機下沉到千元機,再去談論“寬額頭”、“尖下巴”、“齊劉海”的全面屏設計之爭,市場號召力顯然不濟。

  也就是說全面屏會如當下雙攝一樣,成為手機常規配置,無法再激發消費者的換機欲望。同時,眼下圍繞全面屏最大的挑戰來自天線、射頻,廠商們圍繞這塊採取的封裝工藝還有調優精進的空間。

  全面屏,可能是下一場競爭的偽命題。

  AI智能手機或成未來主流

  或許在全面屏手機混戰中,蘋果、華為已經給出了解決方案即AI智能。

  採用異形全面屏的iPhone X搭載了AI1仿生處理器,利用AI技術, 消費者使用 iPhone X 的“Face ID”時,“Face ID”會投射 30000 多個肉眼不可見的紅外光點,然后將得到的紅外圖像和點陣圖案傳輸給神經網絡,創建臉部的數學模型,再將這些數據發送至安全隔區,以確認數據是否匹配。而且它也能隨人的面部特征變化時實現主動適應。

  由於A11仿生的CPU採用了六核心設計,由2個高性能核心與4個高能效核心組成。相比A10 Fusion,其中兩個性能核心的速度提升了25%,四個能效核心的速度提升了70%,性能與能效表現更加出眾。而且A11 仿生也會在性能核心與能效核心之間合理分配任務,智能地適當地管理任務,將輕量級的任務或后台任務交給高能效核心去處理,例如發短信或者瀏覽網頁,很多日常做的事情大多交給高能效內核就能完成,耗電更少。

  在 AR 方面,蘋果稱A11 能發揮六核 CPU 進行全局追蹤、場景識別,GPU 圖形處理單元還能配合進行驚人的 60 fps 高速處理,同時自主定制的 ISP( 圖像信號處理單元)還可以實時進行光線預測,最后加上新雙攝和重新校准的傳感器,讓 AR 體驗更加流暢、真實。

  而非異形全面屏華為Mate10搭載的麒麟970芯片,設計了HiAI移動計算架構,除卻傳統芯片的CPU、GPU、ISP三個處理單元之外,首次集成了來自寒武紀授權的NPU專用處理單元。

  在HiAI移動計算架構下,可以識別出不同物品、食品,甚至是人的情緒、行為和動作。眼下用戶在拍照時,一般會根據所處場景來選擇拍照模式。諸如外出用餐時,總會調出美食模式來潤色﹔自拍時,則需要打開手機自帶相機的美顏模式,或者調用美顏類App。

  但基於麒麟 970 芯片全新升級的雙攝 ISP,再配合 AI 芯片的快速實時運算和光學防抖技術(OIS),智能手機能在極短的時間內完成場景判斷,自動調出與場景相匹配的拍照模式並調節好最佳參數,用戶需要做的只是輕輕按下快門即可。

  此外麒麟970支持AI降噪技術,利用深度學習算法,有效抑制非穩態噪音,增強語音信號,提升語音識別在惡劣環境下的識別率。尤其針對駕駛場景,在車速很快(如 120 千米/小時)、車內噪音很大的情況下,大幅提升語音識別率。

  手機業內過去有一個共識,即隨著網絡的快速便捷,對終端芯片的依賴度將大大降低,因為大量的數據可以傳送至到雲端。

  知名博客作者趙賽坡告訴鈦媒體記者:“AI從雲端下沉到設備終端的趨勢,不只是硅谷,整個行業都是如此。”

  比如 iPhone 8 Plus 的人像模式拍照,每一次拍照都是基於本地實時計算,而不是基於雲端延時處理﹔此外,蘋果和華為都用了單獨的神經網絡處理單元,明年高通處理器一定會繼成類似的處理單元,去減輕 CPU 的負擔,降低功耗。

  沒有自研芯片能力的國產手機廠商們,諸如OV,以及還在起步階段的小米澎湃芯片,估計還將在全面屏混戰中鏖戰,等待高通出手集成類似NPU單元模塊。

手機廠商們紛紛押注“全面屏”,然而突圍關鍵可能不在於此

  一個好的消息的是,上游芯片廠商們正在加速,高通的市場反應最為迅速。

  10月20號,高通與商湯科技在深圳簽署了合作協議,商湯科技聯合創始人徐立表示,高通公司在芯片研發方面擁有國際領先的優勢,而商湯科技則專注於計算機視覺和深度學習原創技術的研究。雙方合作內容是圍繞移動終端和物聯網產品,將商湯科技的機器學習模型與算法,與高通的驍龍芯片結合起來,在創新視覺和基於攝像頭的圖像處理方面開展研究。

  也就是說在人工智能的三大要素數據、算法、算力上,高通已在算法上謀篇布局了。不過現階段諸如OV,小米等廠商還隻能圍繞DSP等某個部件做優化,或者採用獨立的處理芯片,去優化影像拍照方面的技術。

  高通產品管理高級副總裁Keith kressin曾表示,“考慮到AI處理能力、獨立芯片價格、軟件模式、電源管理等一系列問題,廠商的旗艦機還是會選擇跟高通合作集成,因為獨立芯片會增加手機體積與成本。”

  據悉本月底發布的榮耀V10也將搭載麒麟970,其也成為繼蘋果、華為之后第三款AI手機。其實早在去年12月份榮耀Magic就已搭載了Magic Live的智慧系統,能夠綜合分析傳感器、用戶習慣等信息,主動為用戶提供相應的幫助服務。

  隨著榮耀V10搭載麒麟970,終端將擁有AI能力,而榮耀Magic採用統一處理器也只是時間早晚問題。不過對於蘋果、三星、華為、榮耀這類有自研芯片能力的手機廠商來說,現階段人工智能應用場景也僅限於語音、拍照等方面,AI應用場景還有待探索發現。

  會聽、會說,目前還處於弱人工智能階段﹔想達到“會想”的強人工智能階段,國產手機廠商們還需要接入更多生態合作伙伴。

  未來,能否對數據實現充分利用,能否打通終端自有和第三方應用的數據,將成為蘋果、華為、榮耀現階段亟待解決的問題,這樣才能給用戶更智能、安全的體驗。

  全面屏的布局只是暫時的繁榮,擁有AI智能才是手機市場競爭的下一步突圍之道。

(責編:趙超、沈光倩)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